黄家贤 | 跨宗教交流指南如计时炸弹



闹得沸沸扬扬的“跨宗教交流指南”,内阁议决,它只是伊斯兰发展局(JAKIM)给穆斯林的劝告,不是政府的新政策。
首相署宗教事务部长莫哈末纳因连同国家团结部长艾伦达干表态,JAKIM可以向穆斯林发出劝告,换句话说,内阁没有撤回指南,指南还在JAKIM手中,随时可以派上用场。
ADVERTISEMENT
JAKIM拟定的“跨宗教交流指南”,指的是,规范穆斯林参与非伊斯兰宗教场所的庆典与葬礼活动。
巫青团长阿克马说,涉及穆斯林的指南,只适用于穆斯林,非穆斯林无需干预。但JAKIM的“跨宗教交流指南”牵涉到非穆斯林,非穆斯林有权捍卫宪法赋予他们的权力。
指南提到,非穆斯林办活动邀请穆斯林参加,主办单位或个人必须先向JAKIM申请许可。国内每天涉及非穆斯林邀请穆斯林出席的大小活动,多到数不清,官方和私人的都有,是不是每一项类似的活动,包括请穆斯林朋友喝茶吃饭也必须向JAKIM申请准证?一些突发事件,如非穆斯林通知穆斯林亲友出席丧礼,需要展示JAKIM的批准信函吗?
穆斯林出不出席非穆斯林的活动,决定权在受邀的穆斯林身上,JAKIM却本末倒置,把责任推给非穆斯林。还有,谁人授权JAKIM自我扩大权力,插手非穆斯林事务,连非穆斯林办活动也受到干预。
马来人权律师西蒂卡欣强烈反对“跨宗教交流指南,严厉批评JAKIM过度监管穆斯林,把穆斯林视为毫无思考、没有判断能力的傻子,对穆斯林是极大的侮辱;西蒂卡欣的逆耳之言,值得JAKIM深思。
七八十年代,老家林森园的一名马来居民尤索夫,和地方上的华裔居民关系良好,华裔办喜宴,尤索夫必定受邀参加,那个年代没有JAKIM指南,但华人懂得伊斯兰教的禁忌,只用汽水、蛋糕和水果招待穆斯林。
1994年,笔者在母校晏斗中华小学礼堂办喜宴,邀请国中执教的巫印裔同事参加,约40名友族老师出席笔者的婚宴,包括来自吉兰丹的宗教老师莫欣和他的太太。招待巫印裔宾客的餐席,饮料不含酒精,食物都是清真的;招待华裔亲友的,有猪肉烹煮的食物,也有啤酒,宴会上还不时传出饮胜声,但出席的穆斯林宾客并没有露出不悦的表情。
庆幸当年的国阵政府没有推出JAKIM指南,否则,笔者必须向JAKIM申请准证。由于喜宴上备有色酒和猪肉招待非穆斯林,JAKIM发出准证前,必定向申请者开出条件,宴会不准喝酒吃猪肉,以免冒犯穆斯林。
“跨宗教交流指南”虽不是政府政策,根据白纸黑字指南,非穆斯林办活动没有JAKIM准证就是触法,JAKIM的大小官员都可以引用指南来对付非穆斯林。
内阁通过的“华校义演筹款指南”,在华小礼堂办义演禁止喝酒,不准展示酒类标志。国内某些州属的教育局官员把指南当成“尚方宝剑”,向校方下达指示,在华小礼堂办私人宴会也不准饮酒。
“跨宗教交流指南”就如一枚计时炸弹,随时引爆。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