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芙蓉3日讯)家传三代、已有近百年历史的“陈渭雄义齿配制所”将于6月30日正式结业,这一手工行业的终结令业者与顾客倍感不舍。
现年53岁的第三代传人陈潮辉,自中学毕业后便随父亲陈国璋学习义齿配制,至今已投入此行业33年。他一直勤勤恳恳,原计划在55、56岁正式退休,然而因卫生部规定,需修读相关课程并取得专业文凭后方可继续营业。他仍在考虑是否报名课程,因此决定暂时停业,再作长远打算,否则便会趁此机会提前退休。
ADVERTISEMENT
此消息对老顾客而言十分突然,许多人不仅担忧再难找到手工精细、价格实惠的义齿配制,更为这家百年老店的谢幕感到惋惜。

相较于冷冰冰、紧张的牙科诊所氛围,“陈渭雄义齿配制所”则充满了温暖的人情味。这间小店虽低调却备受顾客喜爱,业者随和的态度与贴心的售后服务,赢得了无数忠实顾客。
《花城》社区报记者到访期间,尽管店铺位于拿督班达东加路的商店后巷,仍有不少顾客前来求诊,提出加牙、补托及重新配制义齿等需求,陈潮辉的双手从未停歇。
不少顾客感叹,如今市场上的义齿多由机器生产,虽然效率较高,但手工义齿在精细度与舒适度上仍无可替代。此外,价格亲民也是这家店深受欢迎的原因之一,因此得知即将结业的消息,大家虽惋惜但仍尊重业者的决定。

难舍家族手艺 仍在思考未来
陈潮辉指出,卫生部规定传统义齿配制所须修读课程并取得文凭后,才能继续营业并获得执照。尽管他仍在权衡是否进修,但考虑到日后每年都需进修,可能会带来不便,因此决定先行停业,再深思熟虑。
“原本打算再做两三年才退休,如今提前结业,心中难免不舍。我也明白顾客对此感到遗憾,毕竟我们的义齿价格大众化、经济实惠,深受顾客喜爱。”
他回忆道,家族的义齿配制工艺已有近百年历史。祖父当年曾在端姑哈山路营业50年,并提供拔牙服务;但祖父去世后,拔牙执照未再续办,父亲遂搬至现址,专注义齿配制,至今已43年。
“当年因中学成绩不理想,便跟随父亲学习义齿配制。其实,这门手艺并不难,起初只是站在一旁观察父亲操作,后来多练习,自然就掌握了技巧。”

夕阳行业 难觅接班人
他坦言,手工义齿配制已属夕阳行业,过去几十年鲜少有人愿意学习这门手艺。
“父亲在世时,偶尔还会来店里帮忙,那时候工作轻松一些。但如今独自一人负责印模、制模、溶胶、排齿、打磨等繁琐步骤,确实费时费力,难以大批量生产。”
他补充,小范围的义齿修补几天内即可完成,但若要重新制作整排义齿,则需两到三周时间,因此会提前停止新订单。不过,他仍会在6月初继续接单,直到6月30日正式结业,届时仍可提供补牙、加牙等服务,尽力服务到最后一刻。
此外,由于店铺租赁期尚余一个月,6月30日后虽无法营业,但他仍会留在店内整理物品,并等待顾客领取义齿。部分具有纪念价值的物品,他也会带回家珍藏。
顾客不舍 但选择尊重。
70岁的老顾客陈阿中,原定今日前来试戴新义齿,但因口腔溃疡影响,陈潮辉特意耐心协助他佩戴,以减少疼痛,同时叮嘱他用盐水漱口。
陈阿中说,自己原本有固定光顾的义齿配制店,后因老师傅去世,改由女婿介绍来到这里,已成顾客七八年。如今店铺即将结业,他感到遗憾,但仍尊重业者的决定,未来可能会转向政府诊所求助。
“这里的义齿价格比牙科诊所便宜很多,外边的收费可能会翻倍。”

76岁的黄惠玲则是“第三代”顾客,她的婆婆是“初代”顾客,母亲也曾是这里的常客,而她自己多年来亦在此配制义齿。
“听到店铺即将结业,当然不舍。但毕竟这也是业者的决定,我们只能尊重。”
她回忆,当年业者的祖父因手艺精湛,深得婆婆信赖,因此家人代代相传成为忠实顾客,加上价格一直比外面实惠,现在要找到这样价格亲民又细心的手工师傅,真的很难了。
随着6月30日的临近,这家陪伴无数顾客多年的义齿配制所,也将正式走入历史,成为记忆中的温暖印记。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