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芙蓉24日讯)武来岸玉封石拿督庙今日举行宝诞游行,逾300名信众顶着烈日,步行绕新村为石拿督庆生,锣鼓喧天,场面热闹庄严。
今年是玉封石拿督庙迎来的第157届宝诞,庙方一如往年安排了一系列庆典活动,其中游行环节于今午隆重登场,全程约4公里,途经新村各主要道路,吸引不少村民夹道围观。
ADVERTISEMENT
游行队伍阵容浩大,现场有醒狮队、八仙踩高跷、神轿队伍及善信与村民,一路敲锣打鼓,气氛祥和又庄严。
沿途,许多村民一早守候在自家门前,当神轿经过门前时,有的虔诚点香膜拜,有的在屋外准备贡品祭拜,一路祈求家宅平安、风调雨顺。
当队伍步行至新村时,沿途人潮明显增加,孩童们也好奇观望,有的长辈则双手合十敬拜,一些家庭更是动员全家人一同迎神,充满节庆氛围。

(视频:陈梧源摄)
根据村民透露,石拿督宝诞是新村一年一度的重要节庆,几乎家家户户都会以各种方式参与,不少游子也会专程请假参与,为的是不缺席这份信仰传承。
除了庆典,石拿督庙长期致力于慈善与教育事业,透过发放奖励金与援助金,扶助学生与清寒病患,体现宗教关怀精神。
今年也同样会派发奖励金给学生,而以帮助清寒病例为主的善果园计划,至今也已成为新村信众重要的社会支柱之一。

理事会主席杨敬良指出,石拿督庙向来重视教育,每年配合宝诞,不仅举办庆典活动,也坚持发放学生奖励金,今年单是奖励金就高达1万5000令吉,每年受惠学生人数持续增加。
他说,石拿督庙自1983年开始推动教育资助,起初是津贴补习老师费用,随后发展为派发奖励金,迄今为止,奖学金计划已坚持45年,从最初的两三人受惠,扩大至如今每年近百名学生受惠,受惠对象包括新村中小及大专生、理事、炉主与福手子女。
“我们感到很欣慰,看到家长和孩子都越来越重视教育,学生人数也逐年增加,这说明奖励金计划产生了鼓励作用。”
此外,他说,庙方今年安排为期三天的余兴节目,包括歌唱比赛、晚宴等,营造热闹气氛,今年的小学奖励金已于昨日发放,晚宴上则会移交中学与大专奖励金。

潘天友(58岁)指出,他自小在新村长大,从孩童时期便跟随家人参与石拿督宝诞,如今每年依然不缺席,甚至会特意清空行程,全心投入。
“这个日子对村民来说很重要,是全村一年最盛大的活动,家家户户都会在这一天焚香膜拜,祈求石拿督保佑一家平安顺利、出入平安。”

魏伟福(36岁)指出,他来自武来岸,自5年前开始参与石拿督庙宝诞游行,每年都会请假,加入抬神轿队伍,身体力行参与这项庄严传统。
“我今天是特别请假参与游行,这已是我连续第5年参与,希望能为新村大节日出一份力。”

善果园主任兼理事会顾问林进权指出,他在1991年踏入神庙时,仅为一条小路可通行的简陋庙宇,历经30余年耕耘,如今已占地约26英亩,理事会计划在山顶购置新地,作为未来扩建用途。
他说,石拿督庙是具有潜力的宗教旅游景点,每年吸引大量香客,因此理事会希望打造更完善的膜拜与服务空间,延伸庙宇功能。
此外,他指出,神庙自设立“善果园”计划以来,专门协助清寒病患,每月皆派发慈善资金,受惠对象来自森州、雪兰莪及吉隆坡等地,至今已累计发放善款720万令吉,全部来自善信报效与庙方节省运营成本所得。
“我们相信,神庙不仅是信仰的所在,更应支持社会关怀,理事会的方向是更专注慈善与教育。”

理事会副主席何秀莉指出,近年来森州各地不少神庙纷纷以灯饰、美化作为吸引游客的打卡亮点,而石拿督庙始终秉持“以慈善为本”的宗旨,将资源优先投入在帮助有需要的人身上。
“有善信会提到为何这里没什么灯饰或装饰,我们的方向不一样,与其将资金花在外观布置上,我们更希望能用在真正需要帮助的地方,这也是拿督公慈悲精神的体现。”
她提到,石拿督庙是一座拥有逾百年历史的古庙,古代医药资源缺乏时,拿督公就以草药助人解病,如今理事会则继续通过慈善方式服务社区,延续“治病救人”的核心精神。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