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入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地方

|

花城观点

发布: 4:15pm 27/04/2025

张念群

手捉饭

张念群

手捉饭

黄家贤 | 谈“用手捉饭”

文:黄家贤

大马的马来人和印度人,加上东马的非穆斯林土著,都习惯用。用手捉饭,不是民族的传统文化,与宗教信仰无关,充其量是一种饮食习惯。

不少年轻的巫裔和印裔,基于卫生考量,吃饭用叉匙,不再用手捉饭了。

ADVERTISEMENT

最近,蒲种国会议员杨美盈通过脸书上载一则视频。视频显示,她戴上头巾和幼小的儿子在一所清真寺一同用手吃饭,以体验斋戒月文化。视频由专人策划,拍摄后经过剪辑才上传社交媒体,目的是要对马来社群传达一个讯息,她尊重,也教导孩子尊重伊斯兰。

通讯部副部长出席官方活动,属下把她她用手捉饭的画面拍下,上传到社交媒体。视频显示,同座的一名马来妇女吃饭用叉匙;张念群不尴尬,尴尬的是别人。

5、60年代,我就懂得用手捉饭。年幼的我,居住在林森菜园屋,那里有几间兴都庙,每逢庆祝神诞,和多名童年玩伴就去神庙看热闹,顺便在庙里吃“神饭”。

吃“神饭“,必须用右手捉饭菜,一口接一口的往嘴里塞,开始感到有些不习惯,慢慢的就熟能生巧了。

那个年代,马来同胞办喜事,出席婚宴的华裔居民都用手捉饭。“用手捉饭“来自内心,入乡随俗,不像现在的政治人物,把“用手捉饭“的画面拍成视频放上网搞宣传,博取友族的好感,希望得到他们的支持。

7、80年代,笔者在船头育华小学执教,学校唯一的马来女教师西蒂,每逢开斋节都请同事到她家里吃饭。西蒂顾虑到华裔老师不习惯用手捉饭,餐桌上从不缺叉匙,体现了主人对宾客的尊重。

今年,外交部长末哈山在他的晏斗祖屋举行开斋节开放门户,餐桌上备有叉匙,坐在笔者左右的马来宾客,都用叉匙吃东西。

售卖清真食物的星级酒店、马来餐厅乃至嘛嘛档,都备有刀叉和汤匙给顾客选用,从不强制顾客必须入乡随俗,用手捉饭。

最近,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官访马来西亚,最高元首苏丹依布拉欣在国家皇宫设国宴款待中国最高领导人,主宾双方用餐都拿刀叉,没有人用手捉饭。

笔者在此忠告政治人物,别再把“用手捉饭“视为马来穆斯林的传统文化,一成不变的饮食习惯。

打开全文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

点击 可阅读下一则新闻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