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芙蓉3日讯)河边放生,好心做坏事?社交媒体平台流传一则视频,显示芙蓉李三路华人义山“杜鹃河畔”有人放生鲶鱼,结果引起热议,也惊动渔业局官员前往了解究竟。
无论如何,渔业局官员说,当局是欢迎放生的举动,惟不是所有的鱼类都适合放生,否则会影响自然生态。
ADVERTISEMENT

鲶鱼是杂食性动物
放入河或破坏河流生态平衡
在最近,“Seremban Page”脸书有上载一则视频,显示有人在李三路华人义山放生鲶鱼,结果视频引起网民们的热议,其中不乏批评的声音。
在视频中,可见有数人把一袋袋的活鱼放入一个无水的小池内,而小池内有一个喉管可以直接排入沉香河,而视频内的人则一边放生一边念着“阿弥陀佛”。
根据网民的判断,放入河内的活鱼属“鲶鱼”,并科普鲶鱼是杂食性动物,所以生命力很强,若随意放生,将可能破坏有关河流的生态平衡。
大部分网民认为,视频内放生的民众出发点和初衷是好的,但也不能随意而为,应该了解可以放生进入河流的鱼类,以避免生态环境被破坏。同时也有网民建议有关当局应该在河流旁设置告示牌,提醒放生的民众。
上述行为也引起了森州渔业局的关注,日前已经前往有关地点了解情况。而罗白州议员周世扬和森州滴水慈善协会主席蔡美好也在现场,虽一致认为放生是好事,但是放生的鱼类也很重要,否则恐怕会破坏河流生态平衡。

被科普才知鲶鱼不适合放入河
蔡美好:承诺与渔业局配合
《花城》社区报也前往上述地点,发现确实有一个如洗碗槽大小的池,但是内里没有积水也没有鱼,经过了解后,得悉该池是由非政府组织──森州滴水慈善协会所建造。
森州滴水慈善协会主席蔡美好受访时指出,有关视频是由她所上载,纯粹趁5月1日想要放生,所以便带朋友到这里放生祈福,但没想到却引起了巨大的回响,而渔业局官员也亲自前往向该协会了解。
她指出,官员有解释,虽然欢迎放生的举动,惟不是所有的鱼类都适合放生,否则会影响自然生态,所以双方会配合在放生池中设立告示牌,让前往放生的民众了解可以或不可以投入河内的活鱼品种。
“经过官员解释后,我们才得知鲶鱼长大后会吃掉其他鱼类,若放入河流很快就会吃完河内的小鱼,会破坏河流生态。”
而她也听取劝告,承诺会与渔业局全力配合,之后森州滴水慈善协会的放生日子,都会事前告知渔业局。

放生初衷是为净化河流浊气
蔡美好说,森州滴水慈善协会在2021年开始加入美化李三路华人义山行列,并打造了“杜鹃河畔”,当时组织已经开始有放生的活动,是在衔接河流的沟渠道进行,后来因为沟渠爆裂和崩塌,所以在“杜鹃河畔”处打造了放生池。
她说,协会的初衷是为了能让河流有鱼的生气,净化河流的浊气,因为初期该河流会不断飘出难闻的味道,所以除了放生外,也会在河流放入环保酵素,久而久之异味也减少了。
她说,该协会每年的1月1日,以及观音诞(农历二月十九、六月十九和九月十九)都会放生和诵经。

周世扬:勿好心做坏事
盼民众了解放生的规则
罗白州议员周世扬则回应,对于在河边放生,他是保持“不反对也不鼓励”的态度,同时也希望前往放生的民众,应了解适合放生的鱼类,否则就会破坏河流的生态平衡。
他指出,有关放生池是由森州滴水慈善协会打造,而根据地方政府的条例,放生活鱼到河内必须符合条件,包括鱼类品种,而不是随喜而为,即便前往放生者出发点是出于善念。
他说,森渔业局日前也因视频而亲自到李三路“杜鹃河畔”了解情况并进行劝告,而森州滴水慈善协会也乐意接受意见,同时会在该处放置告示牌,让民众了解放生的规则,尤其是可放生的活鱼种类,共同做善事和维护河流生态。
他也说,森州滴水慈善协会在两、三年前开始加入美化义山的行列,一直尽心尽力,并且在河流放入环保酵素,如今沉香河的难闻异味也减少了许多。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