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芙蓉9日讯)芙蓉敦依斯迈医生路在经历承包商挖路施工并重铺沥青后,不足一个月便在三个路口的转弯处陆续出现多个坑洞,影响行车安全,民众受促提高警惕。
上述出现坑洞的路段分别是往邓普勒方向转入威鲁路(Jalan Veloo)、前往市区方向转入芙蓉监狱(Jalan Muthu Cumaru)及芙蓉国会议员服务中心前的转弯处。
ADVERTISEMENT
芙蓉市议员黄健玮受访时指出,该路段早前进行了电灯柱修复工程,承包商在三个转弯处挖掘路面维修电线,并在完工后重新铺上沥青,市政厅也进行了验收。
他指出,重铺的路面在不久后开始出现裂缝,加上连日暴雨冲刷,导致泥土流失,最终形成坑洞,尤其是在车辆轮胎经常碾压的道路中央,坑洞又深又大。
“车辆或摩托车经过转弯处时,路面因反复碾压而加速磨损,加上雨水冲走底层泥沙,导致路洞不断扩大,一些司机为了避开路洞偏离车道,反而增加发生意外的风险。”
他说,虽然工程完工时承包商看似按程序完成,但路面在短时间内依然出现损坏。
他指出,在发现裂缝时已要求承包商进行修补,但问题仍反复发生,确实令人感到无奈。
“上周过来巡视时,我还亲眼见到一名摩托骑士在转入芙蓉监狱方向时为了闪避坑洞而失去平衡,连人带车摔倒,所幸没有受伤。”
黄健玮:责任在承包商,还是市政厅?
黄健玮透露,他负责管辖的区域经常出现类似问题,承包商完成工程,市政厅验收后不久路面就损坏,当局应该探讨承包商在完工后应持续负责跟进的措施。
“究竟责任在承包商,还是市政厅?是否应检讨现有的承包机制,并设立一个保障期来规范和确保质量?”
他说,由于城市正处于发展阶段,许多公共设施也在陆续升级过程中,虽然市政厅铺好道路,但国能、电讯公司等单位随后进行施工时难免需要挖路。
他指出,尽管这些单位在开工前已提前通知并获得批准,但在施工后的修复和维护方面仍需加强,否则若重铺路面质量不佳,不仅影响整体工程形象,更严重危及民众安全,尤其是在主要道路上。
无论如何,目前他已向芙蓉市政厅提出要求修补这些坑洞,而民众在经过上述路段时也受促注意安全。
黄健玮:沟底淤积排水不及
另一方面,黄健玮透露,敦依斯迈医生路将计划提升沟渠系统,以解决该路段在大雨时排水不及、导致积水的问题。
他说,该路段的沟渠长期累积大量垃圾和污渍,导致沟底淤积变浅,已无法有效排走雨水。
他表示,自己多次向相关部门反映并要求进行清理,然而问题始终未能彻底解决。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