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入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地方

|

花城最热点

发布: 4:22pm 09/05/2025

花城小食光 | 小小豆花档 守着家的味道

报道:戴家恩 摄影:李祝福
供星洲网/花城小食光:小小豆花档 守着家的味道
温忠泗自1999年起贩卖手工豆花,始终坚持保留传统制作方式。

(芙蓉9日讯)在芙蓉市区的街角,隐藏着一家低调却颇有口碑的豆花档,每日午后总有食客络绎不绝前来,只为一碗入口即化、细嫩中带着Q弹的手工豆花。

乍看平凡无奇,这碗豆花的背后却藏着超过半世纪的传统工艺,而其中最关键的秘诀,就藏在那一粒粒精挑细选的黄豆之中。

ADVERTISEMENT

坐落在芙蓉克里斯南医生路的一家豆花档,虽然在现址营业只有4年多,但东主早在芙蓉不同角落和夜市飘香多年。

东主温忠泗(66岁)原是一名罗里司机,早年奔波忙碌,长期操劳也让他的健康亮起红灯,甚至需要接受心脏绕道手术,后来在医生的劝说下,他不得不结束驾驶生涯。

回忆当年,温忠泗笑说,一开始完全不知道自己还能做什么工作,直到妻子随口一句“只有舅母做的豆花最好吃”,成为了他的人生转捩点。

他说,这一句话点燃了他的新人生,于是他决定拜妻子的舅母为师,学习制作豆花等各类豆制品的手艺,自1999年开始,一做就是二十多年。

供星洲网/花城小食光:小小豆花档 守着家的味道
除了豆花,温忠泗的香浓豆浆也深受顾客喜爱。

温忠泗透露,妻子的舅母早年在芙蓉万茂新村卖豆花,是当地小有名气的小贩,大家都称她为“细妹”。

他说,当年舅母推着三轮车在村内叫卖,只要绕一圈新村,豆花就必定卖完,只是后来她身体不适就没有卖了,手艺也一度被封存。

”我去找她学的时候,她已经停卖快20年了,但她还是很愿意传授这门独门手艺给我,还再三叮嘱,不可轻易外传这份祖传的工艺。”

他说,这门技艺的源头可以追溯到更早一代,即舅母的家婆、妻子的奶奶,当年从中国广西南下时,便把这门手艺一同带来,代代相传,才有了今天这碗香滑细腻、入口即化的豆花。

供星洲网/花城小食光:小小豆花档 守着家的味道
虽然在现址营业四年,累积了不少民众的喜爱。

谈及如何做出一碗真正好吃的豆花时,温忠泗眼神里闪烁着热忱,并强调唯有挑选到优质的黄豆,才能做出既嫩滑又保有Q弹口感的豆花,而不至于入口即化、失去层次感。

他指出,黄豆的色泽、形状是否饱满,甚至原产国的不同州属,都是直接影响豆花成品的关键因素。

“黄豆的蛋白质是否能顺利凝固?豆花是否够嫩滑?是软绵易碎,还是保有适当的弹性?这些全都取决于这一粒粒黄豆的品质。”

回忆创业初期的难关,他坦言,自己曾有整整一个月,几乎每天都做不出理想的豆花,而他为了找寻适合的黄豆,跑遍了不同的商店和市场,但依然屡屡失败。

他也说,制作豆浆前必须将黄豆提前浸泡至少8小时,因此若当天买到的黄豆“不够漂亮”,就无法继续制作豆花,档口也只能停业一天,那段时间他几乎没有收入。

他笑说,最后在无计可施的情况下,只好再度请教家族里的老人家,没想到长辈们竟然建议他用一种俗称“抹草”的避邪植物,为所有制作豆花耳朵工具进行“净化”,并让它们静置两天。

“我一开始也半信半疑,但照做之后,结果真的就成功了,这段经历至今仍让我感到不可思议,但说到底还是黄豆决定成败。”

供星洲网/花城小食光:小小豆花档 守着家的味道
豆花成品的关键因素在于黄豆的品质。

玩笑过后,温忠泗说,除了黄豆的品质,煮豆浆时的火候控制、倒豆浆时的冲力与速度也同样关键。

他表示,这看似简单的制作过程,其实每一步都藏着功夫,成败往往就在细节之间,而这些技巧与拿捏,唯有靠经验累积和亲身动手才能领悟,旁人是教不来的。

他指出,有些地方卖的豆花,口感就像嫩布丁,虽然滑嫩,却容易入口即化、水水的,缺乏传统豆花应有的结构感。

相比之下,传统手工豆花质地较扎实,嫩中带弹,入口滑顺却不沾牙,更能咀嚼出大豆的香气与层次。

他说,判断一碗豆花是否“合格”,可以从表面是否光滑、有光泽、有没有蜂窝状的气孔,以及是否带渣来辨别。

“老饕们只要看一眼豆花的外观,就能判断是不是出自好手艺。”

供星洲网/花城小食光:小小豆花档 守着家的味道
温忠泗从妻子家族接过手工豆花的传统手艺,一做就是20多年。

虽然坚持保留传统的手工制作方式,温忠泗却没有因此固步自封,为了不断改进,他曾尝遍芙蓉市内几乎所有售卖豆花的档口,甚至多次专程驱车前往槟城、怡保等地,只为品尝不同风格的豆花。

“我曾经一大早出发到怡保,只为了吃一碗当地的豆花,吃完就马上开车回芙蓉。”

他笑言,他并不是想模仿别人的做法,而是想了解各种不同的口感与呈现方式,毕竟每个人的口味都不同,有些人喜欢嫩滑的,有些人则偏爱稍微扎实一点的口感。

对于市面上层出不穷、造型新颖的新式豆花甜点,温忠泗表示并不反对创新的尝试,但同时也感到担忧,传统口味会逐渐被遗忘。

无论如何,尽管时代不断变迁,饮食潮流也在日新月异,但温忠泗依然坚守着这份来自上一代的手艺,用最朴实的方式,把一碗豆花的温度,传递给每一位食客。

供星洲网/花城小食光:小小豆花档 守着家的味道
热腾腾的豆花淋上文冬姜熬成的糖浆,温暖入心。
供星洲网/花城小食光:小小豆花档 守着家的味道
豆花的手艺好不好,可从表面的光滑度和色泽判断。

打开全文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

点击 可阅读下一则新闻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