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公正党的署理主席之争,表面是拉菲兹与努鲁依莎的竞逐,实则牵动着更深层的权力重组与信任考验。不妨从几个“如果”出发,回看这场选战可能引发的骨牌效应。
如果这场党选导致公正党再度分裂,安华还能承受吗?
ADVERTISEMENT
安华成功劝退赛夫丁,却未能说服拉菲兹,后者坚持竞逐署理主席。这场党选已不只是党职之争,更是对领导权与改革路线的考验。
问题来了,若这场党选如他预测地撕裂了公正党,安华的领导还能稳固吗?阿兹敏派系当年的出走至今仍留下伤痕,若他们还在,今天的公正党是否会更具战斗力?
安华的时代已步入尾声,但他想在最后一任首相任期完成的“改革”愿景,是否还来得及?党如果再一次分裂,改革之路会否就此中断。
如果努鲁再败选?
努鲁依莎曾是大马政坛最受瞩目的年轻女性领袖。自上届大选在父亲安华的老巢败选后,她的政治光环已明显黯淡。若此次竞逐署理主席再度失利,其象征意义将超越个人层面,成为安华影响力下滑的具体反映。
拉菲兹早已点明:努鲁若败,可能代表党内基层开始不再买安华的账。这不仅会动摇安华家族的政治地位,也折射出党内对其领导路线的质疑。
对努鲁而言,若败选,她将面临严峻的再定位挑战。这也许会是她政治生涯中最艰难的转折点。
如果她赢了,却说“不入阁”——那她究竟想要做什么?
努鲁若胜选,却选择不入阁,那她的政治布局到底是什么?
有人说她有理想,不愿参与目前的行政结构;也有人质疑她不愿为安华政府的政策背书。她若继续以“高姿态”拒绝行政参与,是否能真正带动党内改革,抑或只是站在道德制高点看热闹?
胜选后不承担责任,是否真能说服党内外?
如果拉菲兹输了,辞掉部长职也无所谓?
从另一个角度看,拉菲兹现在负责的经济部本身就是个“硬骨头”。PADU系统推进不顺、RON95补贴调整屡遭反弹……在一个深度依赖补贴的国家试图进行结构性调整,本就如同逆风行舟。
对他而言,辞职未必是失败。反而是一种“脱身”,一种“我早说过”的自我证明。
问题是,公正党真的输得起他这张“技术型、策略型”的王牌吗?
如果拉菲兹说中了——赢不到35%马来选票,希盟完了,那怎么办?
这是最沉重的一句“如果”。
马来选票一直是执政关键。拉菲兹的预言,不只是提醒,更像最后通牒。
若希盟无法打开马来票仓,又得依靠国阵维持政权,改革空间将被严重压缩,安华还能推多少改变?
更令人忧虑的是,若伊党势力再扩大、成功执政,那将是另一场彻底的政治变局。
真正的问题不是“能不能赢”,而是“赢了之后,还剩下什么”。
如果这一切,不过是三人之间的政治试水……
拉菲兹与努鲁的竞争,或许正是安华在最后首相任期中进行的权力布局。
无论谁胜谁负,双方已有各自盘算。安华也能稳住局势、没有分裂、守住选票,“烈火莫熄”的理想,或许真能顺利交棒,由新一代接力延续。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