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朱湖14日讯)朱湖叶安平路长期面对垃圾成堆、环境污染问题,波德申市议员拿督徐子坚再增“天眼”打击“垃圾虫”!
继2年前丹那美拉C新村自装置“天眼”后,有效震慑乱扔垃圾人士,该区迄今已彻底告别垃圾乱象,惟朱湖区的叶安平路则因多年饱受非法扔垃圾问题,无奈之下,徐子坚唯由效仿丹C良策,杜绝垃圾问题。
ADVERTISEMENT
在徐子坚推动下,日前成功向波德申国会议员兼森州州务大臣拿督斯里阿敏努丁争取特别拨款,于叶安平路垃圾最严重范围,安装2台闭路电视监控设备,全天候拍摄并打击非法丢弃垃圾的“垃圾虫”,冀望以“天眼”震慑乱象,恢复市容清洁。
徐子坚受访时指出,叶安平路的垃圾问题由来已久,尤其在多年前因前议员在未经市议会及土地局批准前提下,擅自设立垃圾投放站,导致该区域逐渐发展成非法垃圾堆积处,由于长年无人管理,逐渐演变成“垃圾山”。

他坦言,朱湖区当时共新增设了3个垃圾站,分别坐落在叶安平路、白吉路和武吉不兰律益侨华小后方,惟上述地点均不在森州SWM公司收集垃圾的原有路线,为了解决问题,只能通过向大臣申请5万6000令吉拨款,托私人承包商每周清理一次。
然而,由于垃圾量激增且含大量工业废料,每每清理所有垃圾后,翌日一早又打回原形,承包商不堪重负,最终演变为‘越清理,越多人偷倒’的恶性循环。徐子坚直言:“非法垃圾站存在越久,越被视为合法垃圾站,必须彻底截断源头。”
他说,为了解决垃圾问题,当局尝试过封锁垃圾站、绿化种植、拉上警戒线,始终无法杜绝问题,最终才决定借鉴丹那美拉C新村的成功经验,设立天眼监控,冀能达到震慑作用,减少乱扔垃圾的乱象。

“我们在叶安平路安装了2部闭路电视,1部属高位拍摄,另一部则是低位监控,即可拍摄垃圾虫的面貌,也可防止设备被破坏或偷窃。”他说,上述监控画面将同步连接至管理团队的手机,稍有异动就立即会收到警报。”
徐子坚强调,安装“天眼”目的并未为了惩罚任何人,而是冀望以此达到警示与威慑作用。过去,在丹C新村牌楼的天眼,在安装后曾多次成功抓获乱丢垃圾人士,尽管最终执法单位仍多以警告代替罚款处理,但也明显见成效,丢垃圾者大幅减少,如今也无人敢乱扔垃圾。
他指出,朱湖区目前共有3个“天眼”监控区域,除了叶安平路及丹C之外,不久前因“非法扔猪尸”而闹至人心惶惶的丹那美拉A新村,不久前也增设了闭路电视,避免同类事件再次发生。

徐子坚指出,截至目前位置,仅剩下益侨华小后方的垃圾站问题尚未处理,该处也是另一个无人管理的垃圾投放站,因未列入森州SWM公司清理服务范围,加上缺乏公德心者频繁丢垃圾,导致卫生环境相当恶劣。
“以前,我们劝阻无效,只能采取定时清理垃圾的做法,发现当中并非全来自周边居民的生活垃圾,有大量工业用途的塑料、玻璃、建材废料、旧家具、动物尸体等均混杂其中。由于垃圾堆积成山,部分居民甚至会直接将垃圾投入河道引发堵塞,严重影响当地居民生活。”
他说,大量的垃圾源自于商家、工厂、餐馆甚至垃圾承包商本身,由于附近许多商家未获配垃圾桶,故经常选择夜深人静之际偷倒垃圾,以逃避缴付合法垃圾处理的费用。其次是周边工厂非法倾倒工业废料、就连私人垃圾承包商也将收集回来的垃圾,仍在非法垃圾站。

“朱湖区有一家专门处理立即的垃圾场,但倒垃圾需要付费,他们为了剩下这笔费用,就肆无忌惮乱扔垃圾。”
有鉴于此,徐子坚计划协助当地商家向市议会申请垃圾桶,或仿效甘榜沙花模式,由居民自付每日1令吉的方式,享有私人垃圾承包服务。
“不过,第二种方式虽短期见效,但长期而言,容易出现难收费、执行不统一等问题,最终仍需市议会强制介入,以法律形式统一垃圾处理机制。”
无论如何,徐子坚呼吁更多民众勿乱扔垃圾,共同打造一个文明、卫生的生活环境。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