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口15日讯)马口泷江同乡会于今年4月组织“中国回乡探亲团”,由会长潘保佃率领一行32人,前往中国广东省云浮市及罗定市进行寻根交流之旅。期间,不仅与云浮市侨联会及多个罗定商会建立深度交流关系,更有两名理事成功寻亲,与分别数十载的亲人团聚,场面动容。
这个探亲团自吉隆坡出发,飞抵深圳后展开旅程,陆续参访深圳、广州、佛山、顺德及肇庆等城市,并在行程尾声回到祖籍地罗定市,展开寻根问祖之旅。团员们探访祖屋、祭拜祖先,并与当地乡亲热情交流,场面温馨感人。
ADVERTISEMENT
此行亮点之一,是探亲团前往罗定市泗沦镇阿灿米种植基地,集体捐植象征乡谊的“侨心林”。当天,团员们齐心协力挥锹植树,一棵棵树苗在土地中稳稳扎根,象征马中乡情历久弥坚,也让海外游子对故乡多了一份思念与牵挂。

云浮市侨联党组书记兼主席覃尚钧亲自接待访问团,罗定市侨联主席谭勇海亦全程陪同。覃尚钧对马来西亚云浮社团联合总会乡亲的到访表示热烈欢迎,并介绍云浮近年经济与社会建设成果。
他也赠送锦旗一面予潘保佃,锦旗题字为:“禅从云浮起,侨自故乡来”。
覃尚钧说,云浮拥有良好的人文、生态与地理优势,正全力建设粤港澳大湾区的绿色国际化城市,致力打造成为湾区美丽“后花园”。他希望旅外乡亲持续发挥桥樑作用,推动经贸与文化交流,助力家乡迈向国际舞台。

潘保佃告诉记者,自2004年首次回中国后,这是他第六次踏足故乡。
他直言,20年间亲见中国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从城市建设到乡村振兴,皆令人赞叹。
他说,中国在城市规划与建设方面已跃居世界水准,让这次回乡之旅收获良多,意义非凡。
他强调,现代中国乡村已非昔日模样,基础建设与生活环境不断改善,值得年轻一代亲身探访了解。他也鼓励泷江同乡若有意寻根,可联系会馆,由会馆协助对接中国侨联寻找亲人,圆满寻根梦。

不过,潘保佃亦指出,中国乡村现况与我国相似,长者多留守乡间,年轻人则往城市工作发展,仅于节庆时返乡团聚,这一点反映现代社会人口结构的转变。
中国方面表示,期望未来有更多马来西亚年轻侨胞回到中国探访祖籍地,了解现况、开拓视野,并在商业领域寻求合作契机。马中双方应携手共创互惠共赢的发展平台,延续世代乡情,共筑未来桥梁。

对马口泷江同乡会署理会长潘宥磬与副总务潘广源兄弟而言,今次回乡之旅意义非凡,他们与另一名兄弟潘广财及各自夫人一同返回广东罗定泗纶的祖籍地,不仅首次踏足先人故土,更意外发现家乡尚有一位从未见过面的同父异母妹妹,终于团聚天伦,场面感人至深。
潘宥磬回忆,早在去年10月间,他随同马口泷江同乡会与马来西亚罗定商会的联合访问团,前往中国各地罗定商会交流,当时便主动将自身籍贯资料交予当地侨联会,希望能寻找失联多年的中国亲人。
令人欣喜的是,就在本次探亲团即将启程之际,罗定侨联会传来喜讯,成功协助他们找到了泗纶的家人。获知此消息后,潘氏一家满怀激动地踏上返乡之旅。
抵达罗定后,与他们早已约定会面的中国亲人早在指定地点守候,第二天一早,潘氏兄弟便驱车半小时返回泗纶老家冷心垠村,踏上寻根之路。他们亲眼目睹父亲当年南来前所居住的老屋,并首次与家乡的亲人相见,包括从未见面的妹妹,以及102岁的姑婆。尽管部分年轻一代亲人因在外地工作未能出席团聚,但彼此已成功透过微信保持联系。
潘宥磬说,未来将计划携子女重返家乡,亲自向下一代介绍其血脉之源,延续乡情。
首次踏足中国的潘广源对此行感触良多,尤其对肇庆七星岩景区的壮丽景色留下深刻印象。他表示,此次行程让他对中国的现代发展与自然美景有了崭新认识。

马口泷江同乡会义山福利主任谭少贤则在本次探亲行中迎来第二次返乡。他回忆,自己年仅8岁时便随家人从中国移居马来西亚,对家乡仍存一定记忆。多年后他带着儿女及外孙重返故土,亲见家乡面貌改变之大,深感震撼。
更让他欣慰的是,来自中国各地的亲人纷纷返乡团聚,齐聚一堂,更筵开十桌欢庆重逢,亲情浓厚。
他表示,此行不仅仅是探亲,更是一次心灵的归乡之旅。他也透露,早年曾在约20年前首次回乡,并与亲人保持密切联系,今次再度重聚,让他感到无比欣慰。
“我有些亲人如今在珠海工作,他们说若日后要返乡,可考虑飞抵澳门,再从珠海接送,交通便利。”

马口泷江同乡会中文书杨新明亦参与本次探亲团。他坦言,最令他难忘的是在罗定市泗沦镇参与捐植“侨心林”的活动,亲手为家乡种下一棵树,象征海外侨胞对故土的情谊。
杨新明指出,中国的发展速度令人惊叹,在短短数十年间,国家经济与城市建设已迈向世界舞台。
他认为,这不仅是一趟文化与情感之旅,更是一趟开阔视野、见证发展的学习之行。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