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入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地方

|

花城观点

发布: 2:43pm 16/05/2025

人生百态

胡海亮

MyKiosk

人生百态

胡海亮

MyKiosk

人生百态 | MyKiosk 是“白象计划”?/胡海亮

政府推出的销售亭计划,近期在社会上引发不少争议,有人断言它是“白象计划”,但这种说法未免太过武断——毕竟该计划仍未完全失败,不少地区的销售亭确实成功出租,发挥了作用。

然而,随着越来越多负面声音与质疑浮现,若政府持续回避问题、拒绝检讨和改进,那正如首相安华最爱用的词汇“潜在”一样,MyKiosk很可能就是一个“潜在的白象计划”。

ADVERTISEMENT

不可否认,MyKiosk最初的设计初衷是善意的——旨在协助基层小贩和B40群体,在经济低迷、生活成本高涨之际,提供一个合法、安全、低成本的创业平台。

但就像许多政府计划一样,理念虽好,现实却充满错漏,例如,销售亭的制造成本成了争议焦点之一,不少人忍不住问:这到底是扶持小贩,还是扶持制造商?

至于这些疑问,官方回应往往答非所问,因此,我们暂且搁置造价争议,转而聚焦另一个更现实的问题——MyKiosk引发的商业冲击。

必须承认,MyKiosk简化了执照申请流程,合法化部分原本属于灰色地带的街头经济,也有助于减少非法小贩与地方政府之间的执法冲突,它并非一无是处。

但它同时也制造了新的不公平现象,这些问题不应被忽视,更不应为了顾及执政者颜面而被掩盖。

我还记得多年前,在汝来担任记者时,当地商业区的交通岛长期被非法小贩占据设摊,商家多次投诉却毫无下文,最后,当局为了“整顿问题”,竟然耗资在交通岛旁建起一排永久性摊档,将原本非法的小贩“合法化”。

这项决定看似解决了执法上的尴尬,却引发了商家强烈反弹。他们认为政府用公共资源“奖励”非法行为,严重伤害了原本高价购入店铺的投资价值。

如今的MyKiosk,正是这种“妥协治理”的放大版——而且是在全国范围内铺开,特别是在高价值商业区设点,更是引发投资者与商家不满,质疑政策公平性。

以芙蓉罗白为例,当地商家投诉该销售亭不仅长期占用停车位,也未能成功出租,还对周边店铺造成不公平竞争,这不是个案,而是逐渐浮现的普遍问题。

说到底,并不是商家太“斤斤计较”,在商业区,许多店铺动辄投资数十万甚至上百万令吉,每月租金高达3000令吉以上。

商家依法纳税、按章办事,在高营运成本下苦撑,却得面对只需缴纳少量管理费、无需承担建筑成本、甚至享有免费宣传的小贩竞争——这无疑是被政府制造的“对手”。

请想想看,若未来政府继续在高人流商业地段广设MyKiosk,谁还愿意投资门面生意?

因此,若要让MyKiosk真正长久地发挥正面作用,政府应调整方向:优先将其设置在非黄金地段、郊区居民密集区,而非商业核心地带。

同时,也应设定小贩的贩售商品范围,避免与现有商家正面竞争,政府想扶弱没错,但必须在扶弱的同时守住市场公平的底线。

MyKiosk的初衷值得肯定,但它的执行更需要精准、平衡。只有这样,政府才能真正协助草根翻身,而不是让辛勤纳税的商人感到自己成了“被遗忘的一群”。

打开全文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

点击 可阅读下一则新闻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