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社交媒体传出一名女童发高烧被送入马六甲政府医院,院方被指延误近11个小时,导致女童受细菌感染,癫痫发作。
事实上,这类延误治疗事件并非孤例。在今年四月,怡保一家政府医院遭起诉,同样是发生延误治疗,导致一名男童病情恶化不幸去世,因此,法庭宣判政府必需赔偿逾82万令吉给男童父母。
ADVERTISEMENT
公共医疗体系一而再地发生延误事件,这是一个警讯,必需获得正视。
我国人口增长,这是不争的事实,民众对医疗服务的要求也相对越来越高,在生活费高涨的年代,加上私人医院收费过高,政府医院自然成了民众的首选,这也形成了政府医院几乎天天都面临“人满为患”。
但大部分的政府医院却都面对缺乏病床的老问题,而芙蓉政府医院的情况亦是如此。
在去年杪,芙蓉政府医院就因病床不足,结果一名脚部重伤且患有糖尿病的病患便申诉苦等了超过5个小时,都还等不到病床,耽误了治疗,此事随后在社交媒体被疯传,引发热议。
当时候,森州卫生局第一时间作出解释,声称是因为医院主配电室在当天发生火患,才会影响了运作。同时还强调,会改善不足,以确保照护病患的品质。
事到如今,情况改善了吗?或许在这里说说一个经历。
最近走入政府医院,发现急诊室的区域有许多病患,根据医护人员的说法:“病房的病床出现爆满,患者们需要等待,直到有空病床才能有所安排。”结果,有的病患在这个区域一等,就是等上十多个小时,甚至超过一天,也仍然是处于等待中。
在等待的区域里,可以看见不同伤势的伤者及危重病患,有的重伤者更是不断的呻吟或不断喊痛,可是没有空病床又能怎么著?
全国多数政府医院都普遍面对长期爆满的问题,而医院腾不出床位的原因之一,是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剧,相对年轻人,老年人住院治疗的时间会更长,以致出现“入院多于出院”的现象,床位不足问题也就一而再的存在。另一原因,是难以确保病患离开医院后是否能获得适当照顾,例如居住环境不允许或无人照顾,以致病患延长住院时间。当然,尚有其他原因,是促使病床吃紧的情况。
而且多数政府医院也面对医护人员短缺,应接不暇的窘境,导致有的病患在急诊室滞留24小时后才获得治疗。
政府医院的超负荷现象已非一日之寒,而背后潜藏的医疗体系危机正日益加剧。床位不足、医护人员短缺、服务延误,这些都在一点一滴地侵蚀人民对公共医疗的信任。
若再不及时进行结构性改革,提升医院基础建设与人力配置,公共医疗体系将难以承受持续增长的需求,其崩溃不仅威胁患者生命的安全,更是对医护人员的极大压榨。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