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光汉 | 悼亡父



我的父亲,绝非一位平凡的人。有别于其他已经扎根马来西亚多代的华裔家庭,父亲其实是出生于中国。根据父亲口述,我祖家其实是来自于官宦世家。他年幼时随爷爷奶奶自中国迁居马来亚。尔后爷爷奶奶创立德兴酱园,在爷爷奶奶去世后接管家里的生意。
家父一生勤恳,凭着一双手和坚韧不拔的意志,闯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他一生严于律己、为人厚道、坚守原则,默默耕耘于生活中,无私奉献于家庭里,把我们姐弟一一抚养成人,从不轻言放弃。
ADVERTISEMENT
小时候,我们最怕的就是爸爸。他脾气急躁,工作压力极大。每当他下班回家,我们都会悄悄躲起来,生怕挨骂。但如今我们都长大了,也终于明白:当年他肩上扛着的不只是一个家庭,还有整个工厂的运作、员工的管理、对外的拓展。那些沉重的责任,是我们年幼时无法理解的。现在想来,我常常自问:我是否能承受得起他曾承担的一切?
父亲最在意的,是我们的未来。他用简单粗暴的方式教我们独立和坚强。由于他年少无缘接受高等教育,深知知识的力量。生活再如何困苦,也有着“再穷也不能穷教育”的理念。他常说:“读好书,才可以坐在冷气房工作,不用像我这样日晒雨淋。”纵然我们姐弟成绩不济,也要把我们送入私人大专继续深造,知识改变命运这硬道理在我们姐弟之间体现的淋漓尽致。
父亲外表严厉,内心却极其仁厚。他是我们心中真正的慈善家。每当有人陷入困境,他总是毫不犹豫地出钱出力、扶人于难。当年更是不少资助拉杭新村华小。
在拉杭新村华小在90年代欲建三层新校舍之时,更是捐下1万元,并有一间课室以他名字命名。但是很可惜的是,我在最近活动回到母校之时,却赫然发现父亲的名字已然无故被撤下,这是我对校方觉得非常失望的。
父亲一生都是马华的中坚支持者,当年跟随已故姚再添医生之侧。如果有任何金钱上需要帮忙的,父亲都是二句不说,支票簿直接就掏出来了。
遗憾的是,当年他在马华的战友,除了当年姚医生的助理周文利先生以及李志强先生,其他的一个也没有出现。
他也致力推动华文教育。在我的母校设立“清寒弟子助学金”,资助清寒贫穷的学生。他也慷慨捐资兴建教室,为一代又一代孩子提供更优质的学习环境。他那份慈心与善行,早已成为我们姐弟心中永不磨灭的榜样与回忆。
父亲是医院的常客。他曾经历四次中风、心脏手术,以及无数次大大小小的手术和治疗,多次与死神擦肩而过,却始终没有被病魔击倒。他的求生意志惊人,远超常人想象。虽然行动不便,他却从不抱怨,反而常常笑着说:“我要活到七十岁!”他真的做到了,还延寿至七十七岁。他坚强的生命力与满满的正能量,是我们一生敬仰与学习的楷模。
父亲睿智幽默、乐观豁达、坚韧不屈,更重要的是,他一生乐善好施、真诚待人。他用一生为我们树立了最好的榜样。他教会我们,无论面对怎样的人生风浪,都要以正能量,慈悲之心与智慧去面对与承担。
亲爱的老豆,
谢谢您一生的辛劳、教诲、付出与养育之恩。
您永远是我们心中的骄傲,是我们面对风雨时最坚实的力量。
愿您在西方极乐世界随阿弥陀佛念佛,得生莲位,安详自在。
愿您的精神与爱,永远长存于人间,也永远活在我们心里。
我们也会将这份信念与美德,世世代代传承下去。
—— 永远怀念您的孩子们雯云,雯诗,凯业 敬上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