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骏荣:公共场所限酒防滋扰 各国早有先例



(芙蓉3日讯)森州社青团团长兼民主行动党宣传秘书林骏荣澄清,州政府拟限制在特定公共场所饮酒的举措,并非推动保守主义,而是基于“还公共空间于全民”的良善初衷,呼吁民众理性看待,勿误解为“全面禁酒”。
他今日发文告指出,近期州政府建议修订地方政府附属法令,禁止民众在四类公共场所──草场、游乐场、休闲公园及公共海滩饮酒,引起部分人士误解,甚至被政治化为“全面禁酒”的错误说法。
ADVERTISEMENT
“我们要强调的是,这项限制仅适用于特定公共场所,并不影响私人住宅、商业场所、餐厅、俱乐部、度假村或咖啡馆的饮酒自由。”

盼解决5大问题
林骏荣指出,这项措施源于多年来民众对公共空间秩序与安全的投诉不断,州政府希望通过法令管理,解决以下5大问题:
1. 酒瓶遭随意丢弃甚至打破,导致儿童及长者受伤;
2. 群体聚饮霸占公共空间,令其他使用者却步;
3. 喝酒后喧哗吵闹、播放高音量音乐,干扰周边居民安宁;
4. 酒后争执甚至斗殴,威胁公共安全;
5. 公共设施遭破坏,清洁与维修成本高涨。
“执法的重点不是惩罚,而是为了保障公共安全、提升民众使用公共空间的舒适度。”
政策是为维护公共利益
林骏荣指出,过去执法单位面对此类行为,仅能采取劝离措施,缺乏法律赋权,导致问题反复发生,无法有效管理。而此次修订附属法令,正是为了赋予地方政府执法权,包括最高可处以2000令吉罚款,以提高震慑力。
他强调,坊间流传所谓“森州全面禁酒”的说法纯属误导。
“政策的核心并非反对饮酒,而是防止部分人滥用公共空间,破坏他人权利,只要不在上述四类场所饮酒,就不会面临执法或罚款。”
他进一步指出,类似公共场所饮酒限制其实在国际上早有先例,包括美国、泰国、波兰、泰国及新加坡等国家和城市,普遍都实施类似的《公共饮酒限制法》(Open Container Law),其出发点也都是为了维护公共秩序与安全,连一直以来被视为东南亚最开放的国家泰国也不例外。
他说,森州政府一直以来在饮酒政策上持开放态度,社会多元的生活方式也受到尊重。此次限制仅针对公共休闲场所,目的在于维护公共利益,避免影响其他民众的使用体验。
将把各方意见带入行政会议
针对部分民众的担忧,林骏荣表示理解,并承诺将会把各方意见反映行政议员带入行政会议中反映,争取在政策执行上作出适当优化。
“我们是一个愿意聆听民意的政府,所有建设性的意见都会被纳入考虑,以便寻求更周全的政策平衡。”他说。
林骏荣呼吁各方停止政治化处理此议题,理性讨论政策内容,携手营造更安全、友善与有秩序的公共环境。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