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岛心旅行|淡边山景致宜人 吸引各族登山者共聚



(淡边5日讯)对于位于森甲边界的淡边小镇市民而言,登山活动早已蔚为成风,每天清晨至傍晚,登山步道上总能见到热爱户外运动的人群,有的成群结队,有的独自攀登,而登山也已成为山脚下的淡边新村、聚佳庄及周边花园住宅区各族居民的喜爱活动之一。
每天早上,多名年轻的华裔妈妈在送孩子上学后,便相约登山,随后才去上班。一些退休人士或自雇人士也定时登山,以强身健体。同时不难发现,有许多友族同胞也每天加入这项有益身心的登山活动,因此这几年来,登山人数是逐年攀升。
ADVERTISEMENT
其实这些热爱登山的健儿,早期大多选择在淡边市区的公园或迷你运动体育场健走跑步,然而自从体验登山的乐趣后,多数人便迷上山间的清新空气与远离城市喧嚣的清幽环境,从此便投入山林的怀抱。

受保护的原始森林
淡边山(Gunung Tampin)是我国半岛主干山脉蒂蒂旺沙山脉(Banjaran Titiwangsa)以南的最尾端,深具地理意义,早在1910年8月1日,这座山便被列为受保护的原始森林,迄今已有115年历史。
沿着铺设完善的山路攀登,两侧为高耸入云的茂密林木,登山者在行走之间,不仅可呼吸到富含负离子与芬多精的清新空气,更常被云雾缭绕,彷佛置身仙境。
淡边山海拔764公尺(2507英尺),山中据说生长着许多具药用价值的植物。从山脚至山顶约4.5公里,途中设有从1至90的里程标志,每700公尺标示一号,方便登山者掌握进度。
在山腰第40号处(约2公里),设有两个人工水池,引入清澈冰冷、未受污染的山泉水,是孩童戏水玩乐的好地方。山坡左侧则设有东姑亭与休憩座椅,供游客享用自备的食物。
第50号则是一处宽敞的半山平台,淡边扶轮社特别安置铜牌纪念石,曾邀请淡边东姑勿刹签名留念,是拍照打卡的热门地点。
山顶设有马来西亚电台(RTM/TV3)与马电讯塔转播站,昔日还有士兵驻守以防破坏。
早在1960年代,转播站规模尚小,未围设围栏,登山者抵达山顶后可近距离拍照留念,甚至站在高处俯瞰整个淡边与普罗士邦市镇,远眺马六甲海峡。随着通讯设备扩建,山顶已被围栏封闭,现今登山者已无法如昔日般近距离接触。

摸黑上山 长者健步如飞
每天清晨,一些身穿风衣的登山者摸黑上山。他们说,宁静的环境,加上清凉的空气,令人心旷神怡。清风拂过树叶沙沙作响,伴随猿猴长啸、鸟鸣与虫鸣,宛如大自然演奏的交响乐章。

83岁的苏福,是淡边山上家喻户晓的“超人”。登山已成他25年来的生活日常,风雨无阻,一人独行,他健步如飞的身影,让许多年轻人也自叹不如。
75岁的陈福同样热爱登山,他每天清晨制作糕点后,便牵着脚车上山。为避免长期下山伤及膝盖,他选择以脚车下山,减轻膝部负担。
他分享,医生指出,不少年轻人喜欢下山时竞走冲刺,导致膝盖受伤甚至需开刀,建议以“Z”字形缓慢下山,是保护关节方法之一。

在淡边山登山,无论清晨或黄昏皆相对安全,因为沿途不乏登山者上下山,白天还有园艺与清洁人员工作,加上马电讯技术人员会定时开车巡检,偶尔还可见到警员骑摩托车上山巡逻。
季候风来历时暂停登山
尽管如此,也须留意偶尔出没的猴子与山猪,或偶遇大马陆(俗称火车虫)、蜈蚣与蛇等。基本上,只要不惊扰它们,也就无需担心受攻击。

反而登山客更需防备的是突如其来的枯枝或被狂风吹落的粗大树干,每年年杪季候风来临,有关当局都会发出暂停登山的通告,以防意外。不过,仍有不少登山发烧友无视警示,坚持继续上山,只求自我防范。
每逢周末与学校假期,淡边山便迎来大量人潮,当地学院生与中小学生在导师带领下集体登山,亦常见团体活动以探索山林为主题。
有时周末长假期间,不少来自吉隆坡、柔佛与马六甲的退休人士或上班族也纷纷组团前来,享受远离尘嚣的恬静时光。同时,一些锺情挑战的单车族群,也骑行至山顶,以磨练自身体能与毅力。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