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德荣 | 得饶人处且饶人


在国阵里,马华难堪;在团结政府里,安华与火箭同样尴尬,不断针对华社,既帮不了马华翻身,也不见得能够为团结政府加分,即便巫统真能因此赢回部分马来选票,在马来票三分天下的局面下,依旧独木难支。
ADVERTISEMENT
那么,阿克马这种咄咄逼华社的做法,到底是什么战略?若以大选终极目标——选票来看,巫统失去的票源,虽然很大部分是马华守不住的华裔选票,但更多还是如何抢夺伊党的票仓更为重要。
要想再度壮大,不仅要重夺马来票,更不能弃掉其他族群的支持。阿克马如今这一连串“战略”,最终能换来什么效果?
更耐人寻味的是,巫统主席也静静,是他管不住阿克马还是在默许?如今阿克马玩火自焚,自家设计的国旗也出错了,这个台阶要怎么下?记得之前《星洲日报》因国旗错误招致抨击,直到伊党与教育部也相继出错,舆论才逐渐淡化。
《唾玉集·常谈出处》有言:“得饶人处且饶人”,这句话常被用作劝人宽容大度,不要斤斤计较,要学会原谅他人,尤其是在日常生活中,与人发生争执、矛盾时,这句话提醒人们要保持冷静,不要把事情做绝,要给双方留有余地。
当阿克马在国旗事件上咬死不放,将失误上纲至“侮辱国家、叛国”的高度,自然无人敢为当事人辩护,以免被牵连,讽刺的是,如今登州巫青团竟也犯下同类错误,让阿克马陷入骑虎难下的窘境,心中恐怕是在暗骂遇上一群“猪队友”了。
圣经中有一则精彩的记载,某天,文士和法利赛人带着一个行淫时被捉的妇人到耶稣面前,要试探耶稣打算如何“包庇”她,若按照摩西的法律,这行淫的妇人理应是被众人用石头打死的。
那明知道是个坑,只要耶稣试图“包庇”那妇人,他就触犯了摩西的法律,大罪,若他无法“保护”那个行淫的妇人,则会令众人对他的信赖与声望大打折扣,确实是进退两难。
这类情境在不同的时空都会不断重演,只是事件、地点与时间各不相同,但“进退两难”的戏码,从过去到现在,从现在到未来,恐怕都不会少。
当时,耶稣只说了一句:“你们中间谁是没有罪的,谁就可以先拿石头打她。”结果,没有人敢举石,反而一个接一个悻然离去,只留下那名妇人和耶稣,最后,耶稣对她说:“我也不定你的罪,去吧,不要再犯罪了。”
我想,如今面对阿克马,华社是否一定要趁机落井下石,未尝不可再思量,冤冤相报何时了?虽然这样的呼吁或许会被讥讽天真,但这次“报应”来得之快,已让人唏嘘。
若非登州巫青团“阴差阳错”闯下此祸,阿克马恐怕还会在国旗事件上咬住不放,让人吃尽苦头。
此刻,华裔政党更应思考,除了以眼还眼,能否展现更大的胸襟与宽容,给阿克马留一条台阶?当然,这未必换来他的感激,毕竟,他的操作,更像是一场带有政治动机的秀。
阿克马,为了选票,为了巫统和国阵的再度强大,够了吧,想想更有建设性的路子,既能赢回马来选票,也让成员党重新获得其他族群的欢迎,这难道不是更重要吗?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