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舜惠 | 海底纪事


无预警地延长行程,我在海岛呆了一个星期。这一个星期里,每日平均下海潜水次数为2至3次。一周共潜了15次。
下为潜水给我的三个开悟:
ADVERTISEMENT
(一)会说话真的没有那么重要
在经过很多的修饰、磨练、竞争环境里的求生欲,说话从最原始的沟通变成了花俏的求生工具、可以锦上添花,也可以情感绑架。在这些优美华丽感动的文字中,多少部分是真的,多少部分是修饰,又有多少部分是真假难分?
而在只剩下”布鲁布鲁”的海底世界,说话,真的没那么重要了。海底下的每一个交流都是以沟通为出发点。简单纯粹。没有虚言假意,没有言不由衷。
我想,这或许是沟通和语言的本质。语言的力量和优美,应该是赋能,而非思维操控、非情绪宣泄、非设计对白。
(二)在所有不可控的环境里,控制好自己是最好的选择
掌控欲源自不安全感。操控型人格往往都想通过掌控别人、行程、事情来追求安全感。但安全和安全感是两回事。安全感是一个感觉、一个感受,但不一定是安全。所以通过操控找安全感其实未必能到达安全。
海底里的不可控元素特别多,鱼、流、浪、船、天气…… 在所有不可控的元素里,只有控制好自己,才是最安全的。控制好自己,在繁华的社会里太难了。诱惑、世俗等。但能好好控制自己的人,是一个大智慧。
(三)不是每一个美,都能用相机记录。但每一个感受都能被记得
从相机到手机拍照,似乎对随机记录太习惯了。去到海底,看着一些叫不出名字的鱼,看不懂的海底生物,我没有手持相机记录每一个看见,但我很努力用文字记住每一个感受。我后来在海底写日记了。汉字的力量和海底一样唯美。
看见了一整片的珊瑚海、刹那出现又刹那不见的鱼、连续看了三场的海底流星雨,这一些感受只能记住,没法用摄像头记录。
我想有一种很美,是当下的美。那一个时间、那一个际遇、那一个感受、那一个状态、那一个人,一切都美得刚刚好。
下海的配件和道具很多。很沉、很重。我身上也有了无数个不知道什么时候出现的疤痕。旁人看去,是无法理解的破坏和枷锁。但对我而言,自由不是一种形式,他是一种状态。海底的我,是自由的。
后记:感谢我的潜水教练和潜伴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