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州NGO | 森雅阁艺术公益协会 以艺行善




(芙蓉21日讯)自2023年成立以来,森州雅阁艺术公益协会致力于将艺术与公益紧密结合,积极举办多项活动,不仅推动艺术的传承与发展,也推广富有意义的公益项目,让艺术走进大众生活,走向慈善舞台。
对大多数人而言,艺术是一种陶冶性情、提升审美的方式;而在森州雅阁艺术公益协会看来,艺术更是一种行善的力量,希望通过艺术实现公益的价值。
ADVERTISEMENT
森州雅阁艺术公益协会虽属“年轻”团体,但自成立以来积极筹办各种活动,涵盖书法比赛、书画展览、酵素讲座等,内容多元且贴近大众生活。

会长郑桂源受访时指出,该会由一群志同道合的艺术爱好者共同成立,致力于推广多样化、生活化的艺术形式,包括书画、音乐、舞蹈、雕塑、插花、料理与设计等,旨在让艺术更贴近老百姓的日常生活。
在场的受访者尚有副会长卢庆历、秘书邱淑琴、理事黄敬耀、李贵萍、会员陈金蓉及陈依洁等人。
他指出,森州已有不少艺术团体,大多数是由经验丰富、成就斐然的艺术家所组成,可谓“老树盘根”。因此,他与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决定成立这个更亲民、接地气的艺术团体,让更多普通民众也能接触艺术、享受创作的乐趣。
他说,该会目前共有26名会员,其中80%为教育工作者,也包括一些退休教师,而这些教育工作者也是促成该会成立的重要力量。
“当老师不容易,工作压力大,有些还要兼顾家庭,即便如此,他们仍愿意回馈社会,毕竟作为教育工作者,多多少少都怀抱着一份理想与抱负,,这份心意实在令人欣慰。”
他补充,会员们在学习书法时常聊起这份的理想,过程中逐渐凝聚共识,最终促成了这个团体的诞生。
他笑称,大家虽然不是专业出身,但都是充满热情的“草根艺术家”,希望透过自己对艺术的热爱,为社会尽一份绵薄之力。

郑桂源坦言,该会在创立初期曾面临定位不明的困扰,因为最初并未明确如何将艺术与公益相结合,若只是单纯举办艺术展或书法展,便难以彰显“雅阁”的独特价值。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自第二年起,该会陆续策划各类活动,逐步积累经验,去年12月更成功举办了首场为期一个月的艺术展,标志着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他指出,展览中售出的作品收益中,有10%用于场地开支,20%作为协会基金,其余则归艺术创作者所有。此外,该会也曾举行字画义卖,并将部分收益捐赠作为马口佛光山建庙基金的一部分。
此外,该会所主办的书法赛与挥春比赛大多属于公益性质,由于未向公众收取费用,相关纸张、毛笔与墨水等成本经常都是由会员及理事自掏腰包承担。
尽管过程艰辛,大家仍愿意无私奉献,只为坚守推动艺术传承与公益发展的初心,这也让身为会长的他倍感欣慰。

当谈及创会以来最难忘的经历时,受访的理事与成员们几乎异口同声地表示,是今年1月初那一场“说走就走”的泰国勿洞之旅。
然而,这场旅程远不止是一趟简单的旅游,更是一段充满意义的文化传承之路,一场让人意想不到的“送春联”征程,深刻体现了该会致力于弘扬与传承中华艺术文化的初衷与使命。
这趟旅程的起点,源于郑桂源与其夫人、同时也是该会秘书的邱淑琴,在泰国勿洞进行私人旅行时的一个偶然发现。
他们在当地游览时注意到,勿洞虽然地处边陲小镇,却拥有浓厚的中华文化氛围,从街道上可见的中文招牌,到活跃的籍贯会馆及乡团组织,让人仿佛置身于一个缩小版的华人社区。
更令人惊讶的是,他们从当地人口中得知,勿洞镇约有6万人口为华裔,甚至连市长也是华人,但在如此庞大的华裔人口中,大多数人却不懂华文。

郑桂源指出,当时靠近农历新年,因此看到很多店铺都有张贴春联,经过询问,当地华裔很多都无法理解春联上的文字含义,也不知道背后的文化意义。
“我们看到很多家庭虽然有张贴春联的习俗,但所贴的春联大多为机器印刷,甚至有些仅是一张空白的红纸,他们只知道这是华人过农历新年要贴的东西。”
深入了解之后才发现,这些春联多数是当地商家远赴槟城购入,再贩售给当地居民。然而,由于语言隔阂,当地华裔虽然依旧保有这个传统习俗,却渐渐失去了对其真正意义的理解与认同。
这一发现,让夫妇俩深受触动,返马后,他们迅速与理事会商讨,并趁着农历新年前夕及学校假期的契机,短时间内组织了一支由理事及会员组成的小队,展开这场“说走就走”的文化交流旅程。

一行人抵达勿洞后,积极与当地福建会馆及乡团接洽,并前往当地唯一的一所中文学校进行拜访交流。
他们不仅亲手书写春联,分发给当地华人家庭,还向参与交流会的当地华裔深入讲解春联在中华文化中的象征意义,并安排一场小型挥春活动,让他们体验。
成员们回忆时仍感动不已,并表示这趟旅程不只是送上春联,更让他们深刻体会到传承的重要性,同时也更加珍惜我国保存下来的中华文化。
卢庆历说,虽然泰国的年轻人知道什么是春联和毛笔字,但对其背后的文化意义了解甚少,这其实也是一种文化的流失,我们应该对此保持警惕,避免出现文化传承的断层。
邱淑琴则补充,泰国很多年轻人其实已经不会说中文,也看不懂汉字,这样一来,中华文化就很难被继续传承下去,反观大马还能保留完整的传统,这真的很难得。
这趟勿洞之旅虽然仓促成行,却成为该会成立以来最具意义的一次文化之行。它不仅让一纸春联穿越国界,更唤起了华人社区对中华文化的再度重视与珍惜。
这段经历也坚定了该会未来以公益为本、走入社区、深入乡野推广书法艺术的方向,包括与学校携手合作开设书法课程,让书法不再是遥不可及的传统技艺。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