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舜惠 | 从校园悲剧探讨教育体系



女学生在校园被刺杀事件,引起全城关注。近期校园不再安全、不再单纯这个状况,国会出现了很多建议,有的学校在进校园前也落实了安检机制。
最让我汗颜的是,居然有议员建议,在校园恢复鞭打制度,同步落实在私立和国际学校 。该议员还比喻,说过去他的年代里,在鞭打制度下,校园平安安全,并无此类伤及人命的事件。
ADVERTISEMENT
我不知道这一句听起来有理有据的言论说动了多少人的心,但在我眼里,这个视角极度微观,甚至危险!
时代不一样了!我们需要承认现在中学生的思维、认知超越我们当年的水平太多了。因为网络、因为科技、因为资讯普及话、因为全球化、因为营养、因为社会文明、因为教育水平整体提升,所以他们懂的有的时候都比现在的我们快、多。
但现在的孩子们都有一个状况,他们懂的,未必能表达出来。或者说是,未必愿意对身边的家人、师长表达出来。
这个点上,要探讨的是,现在的教育制度、师资、校园风气甚至家庭教育是否跟上了现在青少年思维的发展速度? 抑或者长辈们守旧、保守的思想堵住了青少年们跟你沟通的欲望?反正说了也被推翻,就干脆不说了。
在学校里静静呆呆的学生,搞不好在电脑面前是黑网科技高手;在老师眼里那个不做功课上课睡觉的问题学生,搞不好是畅销网络作家。在同学眼里不受欢迎的孤僻学生,搞不好在网络世界是一个坐拥千万粉丝的声播。
若学校、甚至是教育制度还未能跟上青少年们的进程和演进。去学校上课对他们而言,是一个无聊甚至极度浪费时间的行为。
这个时代在上演着进化论。所有的爱和理解看起来是可以缓和一些悲剧,但是根治青少年校园问题,还是回归到教育制度。而我们现在教育制度,跟上他们的思维进化了吗?还是一直在旧有的教育体系上面画龙点睛,然后再情感绑架地告诉青少年们,想当年我是这样学,我的校园经历……
恢复考试制度,对我来是画龙点睛。恢复鞭打教育,像是恐怖主意以暴制暴。校园文化和校园环境,由青少年们打从心里创造,才是他们这个时代要写的篇章。
但,学校的掌权者们,你们是否有给予足够的空间,让青少年们去发挥?是否足够开放去聆听?还是铁饭碗抓在手,而忘记了师者,传教、授业、解惑也的初衷?
前些日子随一客户到中国考研,接触到了一个青少年教育家,提倡的“素质教育”。就是不往知识类培养青少年,但是贯彻他们更多的软技能,如演说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再借用这个青少年群体,互相打造了个正面的环境,让青少年们找到了懂得他们的同党,情绪和思想上有了输出的管道。这是正规校园教育无法提供的。
教育改革,并非一朝一夕之事。这甚至是一个不眠不休的功课。因为每一个时代,都会有那个时代需要应对的功课。这一次的校园刺杀悲剧,哀悯的背后,除了是对施暴者的一堆怨恨和评价,更希望大家把视角放在现在青少年的心理需求上。而我们这一些比他们多吃几十年盐的人,又能为这些未来的主人翁,多做些什么?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