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人系有料!”森客协千人宴 重演客家南迁之景



(芙蓉27日讯)马来西亚客家文化协会森州分会昨晚盛办千人宴,重演客家南迁之景,传递“创新不忘本,传承不守旧”,更展现出“客家人系有料!”的精神。
大马客家文化协会森州分会配合筹募客诚堂维修基金,昨晚在芙蓉奥克兰包山包海酒家举办“客家南迁,不屈之旅”千人宴,体现森州客家社群深厚的文化底蕴与凝聚力。
ADVERTISEMENT
整场晚宴如同一场跨越传统与现代的文化盛典,以由英迪大学生演绎的《客家人南迁》短片掀开序幕,带领观众走入客家先贤迁徙的艰辛历程,随后,新加坡新客团、金声音响及多支歌舞团,以歌声与舞蹈重现客家南迁的历史情景,并献上多首脍炙人口的客家歌舞曲,让观众在轻松氛围中体会先辈既坚毅又具包容的客家精神。
其中最吸睛的环节,是由AI机器人带领开幕嘉宾共同主持启幕仪式,象征传统与科技携手并进。机器人表演快节奏舞蹈,赢得满堂掌声。
不仅如此,现场也设有文化展示摊位与文史展览,呈现森州客家文化协会多年推动客家文化的成果,处处彰显“创新不忘本,传承不守旧”的精神。

晚宴另一亮点,是大马电视台前新闻主播蒙润荣现场背诵《酒的文化》,以铿锵语调道出“饮胜”背后的情感与文化意义。他指出,在华人社会,无论城乡,“饮胜”象征的是喜悦与团聚,而非单纯的饮酒。
他更以中华历史为例,提及曹操“对酒当歌”、苏东坡“把酒问青天”及李白“将进酒”等诗句,阐释“酒”早已超越饮品层次,成为抒发情感、凝聚人心的文化媒介。
他强调,酒文化的核心是合欢与共情,不只是欢饮畅叙,也是文化传承的一部分。

大会主席孔菊华致词时指出,文化要世代延续,关键在于“勿忘本”。
“传承不是守旧,而是要不断创新,才能吸引年轻一代的参与。”
她说,森客家文化协会勇于引入AI机器人参与活动,是希望借助新科技为传统文化开路,并通过创新形式,吸引年轻人接触与认识客家文化。
她也呼吁家长,尤其是婆婆妈妈们,在家多讲母语,让孩子从小熟悉客家话,避免语言失传。
她指出,森州客家文化协会从“婴儿期”走到今日,已发展成享誉东南亚的客家博物馆,这是集体努力的成果。

“在座的每一位,都是我的文化大使,请把客家话传给孩子、孙子,甚至邻居,让它一代代延续下去。”
她同时宣布,协会将于11月2日举办“身心健康”主题讲座,鼓励民众关注精神健康,并开放免费名额予大众报名参与。
当晚出席者有该协会顾问拿督赖振光、钟绘名、森客协副文史组主任江婉菁、筹委主席叶琇娥及世界物联网协会主席拿督斯里熊茂雯。
此外,该协会也在会上正式委任拿督陈亚明、黄达强及拿督李启抡为顾问,并委任陈芊聿为森客协国际宣传主任。

受邀出席的驻马台北经济文化办事处副代表卜正珉致词时笑称自己是“纯种客家人”,来自台湾苗栗,自幼说客家话。如今来到大马,对我国的丰富且多样的客家语调,更是感到格外亲切与惊叹。
“马来西亚的客家话融合福建话、广东话、惠州话、大埔话,甚至夹杂英文与马来文,兼容并蓄,十分独特。”
他指出,堂号是客家人独特的文化标记,既能追溯祖先源流,也凝聚宗族情感。他以自身“西河堂”为例,曾在澳洲遇到同堂号族人,经比对族谱,竟发现两家在第18代时同源同根。
“这段奇妙的经历让我体会到,堂号不仅是血脉的象征,更是文化传承的重要根基。”
他也分享,台湾设立“客家委员会”推动母语教育,在小学开设乡土语言课程,包括客家话,确保母语得以延续。他鼓励大马客家乡亲多到台湾交流,亲身体验保存完整的客家文化。

沉香州议员吴金财代表交通部长陆兆福主持开幕礼时说,今日华社拥有的文化成果来之不易,是先贤代代努力的结晶,后辈必须肩负责任继续传承。
他指出,自己一路见证森州客家文化协会的发展,从罗白旧会所迁至沉香,再到如今迈向国际化的阶段,充分体现了“传承不守旧”的精神。
“文化传承不能只停留在社团或社区,更要走进校园,让中小学生也能认识各籍贯的历史与发展。”
他以沉香区为例,指出当地拥有众多历史悠久的会馆与庙宇,是珍贵的文化资产,必须珍惜与保护。同时,佹呼吁年轻一代掌握多种语言,将多元文化视为竞争优势,让传统成为立足社会的力量。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