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岁女生沈雅柔勇闯爪哇极限骑行 6天1507公里勇夺季军



(芙蓉10讯)“无数次想要放弃时,我都告诉自己,下一站一定休息!”
22岁的沈雅柔凭着顽强信念,在印尼爪哇跨越骑行赛中,以6天完成1507公里、累计攀升1万7000公尺的挑战,勇夺女子个人组季军,并创下历届最年轻女完赛者纪录。
ADVERTISEMENT
印尼爪哇跨越骑行赛(Bentang Jawa)是一项横跨爪哇岛的超长距离自行车耐力赛,比赛全程不设补给,并采用自助导航方式,从西向东贯穿全岛。参赛者可选择以个人(单骑)或双人组队的方式参赛。在比赛途中,骑手将穿越爪哇岛南部与中部地区,包括沿海地带、丘陵、山脉及森林,全程横跨五个省份,总距离达1500公里,累计攀升高度达1万7000公尺,参赛者必须在156小时内完成。

所谓“累计攀升”,就是把沿途所有上坡的高度加总计算,即便中途有下坡,攀升数值依然持续累积。换句话说,骑手不只是骑了1500公里,更相当于在6天时间里把“1万7000公尺的山坡”全部爬完。
今年的赛事共有来自全球400多名骑手申请,最终遴选出180人参赛,马来西亚仅有7人入选,而沈雅柔不仅是唯一的女骑手,更是年纪最轻的一位。在这条漫长的赛道上,她每天平均骑行20小时,只睡两小时,剩下的时间都与孤独、寒冷、疲惫、黑暗和无尽的“想放弃”作斗争。
目前仍是一名在籍大学生的沈雅柔,与同龄人热衷购物或旅行不同,她把每个周末都投入在骑行训练中,长期曝晒让肌肤呈现“黑白灰相间”的色泽,手臂上更留下比赛时的伤疤,成了她与骑行相伴的印记。

沈雅柔对骑行的热忱,要追溯到小时候,当年母亲的好友送了一辆脚踏车,原本只是随意的礼物,却改变了她的一生。
每一年,她都为自己定下目标,去挑战一件“必须完成的事”。去年,她参加了“IIUM MY 1200”超耐力自行车挑战赛 ,从吉隆坡出发,途经金马仑高原、瓜拉立卑、关丹到云顶半山,全程1200公里、累计海拔1万公尺,沈雅柔用四天完成赛事。
那一次,她也真正意识到自己对骑行的执着,也明白了“极限”并不只是体能,而是一场对心志的考验。
今年,她把目标定在了爪哇,2025年8月10日,让沈雅柔引颈长盼的赛事正式开跑。第一天,她就迎来残酷的挑战。首个检录点设在450公里处,限时40小时必须抵达。

“这就像爬了4次金马仑山。”沈雅柔咬紧牙关,以38小时完成,当时的累积爬升已接近6500公尺。
她说。那一晚,她在高山寒夜中躲进鸡棚取暖,冷到浑身发抖,最后向村民敲门借被子。村民不仅给她毛毯,还送上全新的软地毯,让她对于乡村淳朴感动无比,但为了追赶时间,她只躺了一小时便再次上路。

第二天的考验接踵而来,她几乎每天只用两小时休息和用餐,其他时间全在骑行“赶速度”。长时间的疲劳让她头昏眼花,甚至骑到一半忍不住打盹,事实上,不仅仅是沈雅柔,也有骑手因真的睡着而翻车跌倒了。
她忆述,当骑行道布罗莫火山区,也是她遇到最艰难的一段路,由于道路倾斜,只能连续7小时推着脚踏车前进。她说,那是爪哇最高火山的区域,倾斜度陡得连摩托车都会熄火。在寒冷、疲劳和孤独交织在一起,她不得不每5公里停下休息片刻,甚至边走边打瞌睡。
人在异国他乡,饮食问题更是煎熬,沈雅柔坦言,比赛首日就因为水土不服引发肠胃不适而腹泻,为避免再出现同样情况,她几乎全程靠快熟面支撑。

“每天吃10包快熟面,到了第五天,我吃了快50包,真的吃到想吐了。”她苦笑道,她常常幻想一碗热汤,却只能一口口吞下速食。加上雨天、汗水,全身早已湿透,臀部也因为长时间摩擦脱皮,双脚起满水泡,手、腰也麻木酸痛至今未恢复知觉。
但真正让她想要放弃的,并非体能极限,而是每当漆黑的夜晚,无助感笼罩时,身边却没有人能给予鼓励和安慰。她说,个人赛制中,骑手全程不能和其他骑手过度交流,以致每天只有自己和单调的车轮声相伴,孤独感一次次袭来。
“我其实想过无数次放弃,甚至想把脚踏车丢下,直接逃走,每当途经休息站时,都一次次欺骗自己“下一站,必须休息。”就这样,她用谎言支撑意志,跨过一百又一百公里。

最后的20公里赛程,饱受体能与心理极限的沈雅柔几乎已到崩溃边缘。由于臀部长时间湿水导致痛到无法坐下,只能半蹲骑行。而就在那时,她突然接到朋友来电,告诉她:“你已经排在第三了!”
她忆述道,当时后方另一名女骑手只差700公尺,随时可能超越。她咬紧牙关,拼尽全力冲刺。最终,她以4分钟的微弱优势守住了第三名。冲线那一刻,她眼泪几乎夺眶而出。“我每天都告诉自己,沈雅柔,你可以的!我多希望那一刻有另一个自己,可以抱紧自己。”

比赛结束后,沈雅柔在巴厘岛休息了三天,最让她难忘的,还是在赛程路途中遇到的一群孩子。她当时请孩子们吃冰淇淋,看见他们脸上洋溢的笑容,她说道:“那一刻,好像所有的痛苦和阴霾都一扫而空。”
沈雅柔说,骑行拼的不是体力,而是心志。“能入选这个艰巨挑战的骑手,彼此的体能都不差,但每天都是思想的斗争,能坚持到最后的,才是真正的赢家。”
完成了“2025年挑战”后的沈雅柔,并没有因为饱受“折磨”而放弃,她已经做好准备展望未来,更计划明年挑战100公里马拉松,从云顶到文冬再折返,全程18小时内完赛。


“每一年我都要有一个目标,不断超越自己,趁年轻,给自己留下一个值得骄傲的故事。”
她坦言,在这次的挑战中,她也学会了克服,回想起曾因骑行留下阴影,过去三度参加600公里骑行赛事,前两次都未能完赛,而第三次甚至发生车祸,住院10天,爱车报废。
“那时,我一度看到脚踏车都会害怕。”但她不甘心,重整旗鼓要求家人再买新车,随即报名了1200公里的赛事,最终成功完赛。

作为沈雅柔的家人,同样也在这场比赛中承受着煎熬,其母亲谢采凤(44岁)坦言,当女儿在过去的赛事中车祸时,她才真正体会到骑行的潜在危险。因此,对于女儿有意报名堪称东南亚最严峻骑行赛事时,她也曾劝阻,但最终选择支持。
“老实说,当我在这个年纪时,根本没有过这样的梦想。既然她有,我就该支持,我希望女儿不留遗憾,让她展翅高飞。”

比赛期间,谢采凤几乎全程盯着手机卫星定位器追踪女儿的动向,却不敢贸然打电话,怕影响女儿的情绪,如今女儿不仅完成了挑战,更成为了全场Top 3,不仅深感欣慰,更为女儿受的苦难感到心疼。
对沈雅柔而言,这场爪哇骑行赛事,不只是身体的挑战,更是对那段阴影的彻底告别。沈雅柔用汗水、泪水和无数次差点放弃的念头,最终换来了独属自己青春最闪耀的篇章。她也以实际行动证明了“人不是因为有希望才坚持,而是因为坚持,才看到希望。”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