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运动社交更活力 芙小甘密乐龄中心 长者第二家




(芙蓉26日讯)“这里就像我们的第二个家!”
ADVERTISEMENT
现代社会,年轻人忙于工作或迁居他地,许多长者独自留在家中,面临“空巢”、孤独和缺乏社交的困境,孩子不在身边,家里冷清,日子久了,不少老人容易感到寂寞、乏味,缺乏运动和朋友,尤其是孤寡或单身长者,更容易陷入这样的处境。
而长者们最需要的并不复杂,他们渴望一个能让自己动一动、聊一聊、找回生活节奏的地方,既能锻炼身体,又能交朋友;既能唱歌、运动,也能喝茶聊天。

这正是芙蓉小甘密乐龄活动中心存在的意义,这里不仅有健身房、乒乓运动、气功班、卡拉OK等多种活动,既满足了长者的运动需求,也提供了一个结交朋友的社交场所。
芙蓉小甘密乐龄活动中心建于2000年,并于2002年正式启用,如今已有512名注册会员,其中每天活跃参与活动的有逾100人,会员只需每月付2令吉便能参与各种活动。
每天早晨,长者们三五成群来到中心,运动、唱歌、聊天,把这里当成“第二个家”,中心也会准备简单的早餐和咖啡,有的长者会自带喜欢的食物,与朋友们一起分享,增添生活乐趣。
对于许多长者来说,这里不仅是活动场所,更是精神支撑,让他们的退休生活不再只是“等时间过”,而是充满笑声与健康。


庄丽珍:每逢佳节必办活动
财政庄丽珍指出,中心宗旨是为退休长者提供活动与社交空间,让他们即使孩子不在身边,也能在这里找到陪伴与归属。
她说,中心每日早上7时至下午4时开放,仅收取2令吉费用,提供气功班、乒乓、卡拉OK、健身房等活动,还准备简单早餐和免费咖啡,会员也可自带食物与朋友共享。
她指出,除了日常活动,中心每年都会举办多项大型活动,包括农历新年、世界乐龄日、中秋节、端午节、圣诞节等传统与节庆节目,今年更在农历新年时制作了一条8呎长的蛇形捞生,让长者们感受浓厚的节日气氛。
“中心隶属中央福利协会,至今已有25年历史,每天平均约有百名长者到访,虽然芙蓉有3家类似的中心,但多数设在马来地区,华人只有这一家,也设在新村,所以会非常热闹,而会员以新村及附近一带居民为主。”
她也坦言,由于部分会员因中心设在学校区,面对交通不顺畅问题,未必能长期参与,但中心活动丰富、氛围温馨,是许多长者的“第二个家”。

颜翠红:盼长者走出家门摆脱孤单
秘书颜翠红指出,中心成立的宗旨就是希望吸引更多长者走出家门,摆脱孤单。
“很多老人待在家里会觉得闷,在这里可以见见朋友、唱唱歌、运动,心情愉快,人也更健康,寿命自然能延长。”
她说,自己退休11年,之前曾在政府部门工作,最初也是因为气功班而加入,如今成为义务管理团队的一员,用自己的知识帮助中心的行政工作。
她指出,中心聚集了许多热心居民,大家都是义务付出,尽力为年长会员提供更好的环境与活动,让附近的长者能获得陪伴与关怀。

谢宜呈:常办讲座学习新知识
署理主席谢宜呈指出,他于2002年退休,2014年正式加入中心的活动,那时认识了不少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运动、打乒乓、唱歌,这里项目多,气氛好,每天来待上半天就觉得很充实。
他说,除了中心内的设施可以享用,中心也不时举办防诈骗讲座、医疗咨询、手机使用教学及烹饪班,让长者不仅能动起来,还能学习新知识。
“这里欢迎60岁以上的会员,甚至50多岁的附属会员也可以加入,大家像一家人,分工合作,有人修灯、修漏水,有人帮忙布置场地,气氛非常融洽。”
他强调,长者若长期闷在家里容易产生孤独感,加速老化,活动中心为他们提供了寄托和活力,让他们不再孤单,也能防止“坐家里变老”的情况。

锺桂招:老年生活更充实
会员锺桂招(86岁)形容自己是中心的“常客”,她来自新村,每天早上6时就出门到中心报到,从不缺席,她早上参与了气功班,下午则聚在中心展开其他活动。
“孩子们都在工作,一个人在家太闷了,来到这里,不但能活动筋骨,还有很多活动参加,又能认识新朋友,真的很开心。”
她说,这里成了她每天最期待的地方,也让她的老年生活更充实。

温文奎:运动社交保持健康
会员温文奎(83岁)指出,他已参与中心活动一年多,虽然住在申达央,但他几乎每天驾车前来,与妻子早上报到,中午12时至1时左右才回家。
“家里就我和太太两个人,孩子们都不在芙蓉,来这里可以打发时间,又能运动、唱歌、打乒乓,还可以认识很多朋友,这样的生活节奏能让我们保持健康。”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