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志强 | 老之将至,何如?


人到了60岁,再好的身体也抵不过岁月的蚕食。人的一生不过短短3万个天数,现在能折腾的日子也不多了,别亏待自己。该玩玩、该乐乐,就去玩、去乐。
我有个邻居,不过50来岁,身形肥胖、超重,把膝盖给砸坏了,每日傍晚时分,只能让太太搀扶着,在家门前散步,希望能减轻膝盖疼痛。
ADVERTISEMENT
不过几个月光景,就听到他蒙主宠召的噩耗,连奢望多一些折腾的日子也没机会了。
所以,很多人说,60岁后,孩子都长大、成家,我们的责任基本上已经有所交代,该是我们尽享放下、放松、放肆的时候:少理孩子家的事、别帮孩子做家务、带孙子等,因为这是他们的天职。
60岁,能过一天则乐一天、能吃一炖就吃一炖,别觉得亏待自己是美德,也别把省钱看成是人生的目标。你双脚一伸,所留下的房子、车子及银子也许孩子们已经不觉得需要或实用了。
60岁回顾往事,才惊觉人生最贵的三样东西是:年轻时的爱情、中年时的财产及老年时的健康,而岁月偏偏无情的、断崖式的继续 “ 奔七 ”、“ 奔八” 。
“ 奔七 ” 容易, 却有点痛楚。眼膜割了、视觉弱了、眼神虚了,还可能惹上青光眼、黄斑病而最终瞎了。
有些人听觉弱了,耳水不均、听不清楚、眩晕,要带好几千令吉的耳机,还要请代驾或司机,方能跨步出门;心中郁闷,只能“暗谷”,毕竟,“ 古来稀 ” 就是一段无奈与无助的日子。
我每日清晨起来,就喜爱把前门大开,迎接清晰晨曦、清凉晨风和手提拐杖邻坊老夫妇,慢条斯理的散步、闲聊。此刻,心中会自抚:老天对我很公道:又赚到一天。
我的好几位同学都在这 “ 古来稀 ” 时段受灾受难:有患痴呆者、患失智者,也有脑细胞萎缩的,都不能自理,更连累家人。
“ 古来稀 ” 的日子不好过, “奔八”更不堪。健康不行了,常常进出医院,很大可能还需要洗肾;行动不行了,拐杖不离手或以轮椅代步;思维不行了,胡言乱语、忘这忘那,甚至连家人也记不起。最最担忧的是,被家人送进老人院,成天痴望老人院大门哼“游子吟”,但失望往往比安慰多。
难道人老了都要如此受罪?个人挺赞同琼瑶选择 “ 安乐死 ” 的勇气,也欣赏蔡澜垂老时进驻高级酒店、日聘8个佣人伺候吃喝玩乐,享尽人间美好日子。但有多少人能如此潇洒、或有如此机会潇洒?
医生说,人的寿命可长达120岁,能够活到80岁者仅占约7%,80岁老人生活能够自理、思维还很清晰者仅有3%。
感慨百岁老人还能行动自如、上报告人、辩驳、评论,是好事做多了还是啥?
我常跟友人笑曰:咱们90岁再见,这并非不可能。要注意的是:饮食均衡,少盐少油少刺激;不能爬高摔跤跌倒;小病急医、大病狠医、绝症放弃;社交继续、闲聊不减、唱歌照旧、手机更要看、要用….。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