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入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芙蓉中华中学

1星期前
3星期前
摄影:彭欣怡 (芙蓉25日讯)罗白州议员周世扬指出,虽然政府仍在承认统考的课题中纠结,但是他仍希望有朝一日铁树会开花,那就是独中能够获得政府的全面承认。 他指出,统考受到政府承认是大家所期待的,但是无论现在承认与否,独中生对国家的贡献是不容置疑,而且独中也诞生了很多无论在商界、政界和各领域有贡献之人,他们对国家的建设和功劳不能被抹杀。 他昨日代表交通部长陆兆福,为“九十五载芳华·归来仍是少年”芙蓉中华校友会95周年会庆晚宴上主持开幕时,如是指出。 他认为,更强的校友会必须有更强的芙中,更强的董事部也要有更强的校友会,彼此都是环环相扣,只要校友们齐心合力将组织办好,相信校友会将越来越强。 他说,芙中校友会有2000多个校友,组织上应该要强大让校友感觉有归属感,确保华校的利益。 “当年还未有大会堂前,芙中校友会是华社文教界的重要发言单位,组织们都以芙中校友会马首是瞻。” 另外,芙中校友会也配合晚宴,筹募维修会所大厦基金及活动基金,目标为30万令吉,较早前,主席林㘷伲呼吁,截至当晚成功筹募21万令吉,与目标仍有一段距离,希望校友们能继续响应。 为此,周世扬代表陆兆福宣布拨款1万令吉给大会,以支持活动的目的。 芙蓉中华中学副董事长李伟源则指出,校友是学校最宝贵的资产,当校友们走出校园、踏入社会,在各自领域发光发热,不仅成就个人事业,更为芙中增添光彩,也是后辈学弟妹的好榜样。 他在汇报芙中的发展时说,芙中在硬体和软体方面不断努力,如:兴建学生宿舍大楼、室内体育馆、推行滴灌系统种植、还设立创客实验室(Maker Lab),让学生有机会动手实践、发挥创意。 “创客实验室目前已经投入运行,这不只丰富数学资源,也为学生提供创作平台,鼓励学生运用3D打印技术,设计和制作具有学校特色的纪念品。我们希望,学生不只是会读书,更懂得动手实践、动脑解决问题,具备面对未来社会挑战的能力。” 芙蓉中华小学董事长拿督张庆生说,芙中校友会的会员不只是来自芙蓉中华中学的校友,来自芙蓉中华小学的毕业生也能成为校友,所以希望来自小学和中学的毕业生们,都能踊跃加入校友会的大家庭。 他补充,芙中校友会一路走来办过一系列的活动,其中为社区活动和慈善活动,以及每年芙中义卖会,都会有他们熟悉的身影出现,支持和回馈母校的教育之恩。 他说,无论校友们离校多久,但是趁着会庆齐聚一堂话说当年的回忆,场面温馨无比。 筹委会主席刘圆财说,95年来,芙中校友会见证了一代又一代校友的成长与奋斗,维系着一份跨越时空的情谊与责任,并对各界表达了万分谢意。
3星期前
4月前
5月前
5月前
5月前
对热爱戏剧的年轻人而言,每一年的全国戏剧生活营都是一场别树一帜的戏剧飨宴。TEAM聚团作为本地中文戏剧教育的领航者,多年来不遗余力推广戏剧教育,而全国戏剧生活营也已成为国内中学与大专戏剧学子的摇篮与催化剂。每一年,这项活动都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年轻戏剧爱好者前往“朝圣”,为他们提供一个自由绽放艺术与创造力的舞台。 由本地以戏剧教育为主轴的中文剧团:TEAM聚团主办,芙蓉中华中学协办的第13届全国戏剧生活营《大闹癫宫》,将于2月9日至13日,在森美兰芙蓉中华中学举办。 《大闹癫宫》极为有趣的故事背景,融合了丰富多彩的元素,极具想像力与戏剧性,为所有参与者营造一个既有趣又新奇的学习环境,绝对能把学员带进一个奇幻而充满挑战的冒险空间。戏剧不仅是一门艺术,更是一个连接彼此、探寻自我的管道。在专业导师的带领下,参与者将通过一系列如默契与信任训练、声音训练、肢体训练、表演训练、专注力训练、讲座等高质量课程,体验戏剧的魅力与深度。在营会的最后一个晚上,每一位学员都会站在结业演出的舞台上展现属于自己的光芒。这也将会是一段属于他们成长和收获的奇妙旅程! 戏剧艺术所体现的“美”,是一门软性学问。想要掌握戏剧知识,绝对无法像通过学校课本上的知识那样,以填鸭式或死背书的方式获取,而是必须通过“行动”(ACT-ion),身体力行去体验才能获得。在5天4夜高度密集的戏剧生活营里“行动”,孩子们能比平日在学校戏剧课里学习戏剧更有效快捷的获得成效。这些课程内容包括了表现、创造、欣赏、融合4类艺术实践,体验的过程中,孩子们学会了自我表达、自我探索与了解、独立思考、审美能力和自我疗愈。 除了有自己认识的同校朋友,孩子们还会接触到很多来自全国各地不同地区的新朋友。对于现代的孩子而言,大家在一个大营队里一起学习、一起受训、一起玩乐,绝对是一次与众不同且难能可贵的体验。除了学会掌握演戏技巧外,更重要的是,孩子在通过一个新团队学习戏剧,能加强自己的人际关系、培养团队精神和自信心。他们学会互助互爱、包容与体谅,学会倾听、感受善意,从而成为一个更好的人。 资深导师合力援招 01 ▍Emiko Ten 邓宇雯 一位专注于戏剧教育与创作的艺术工作者,目前担任Team聚团的全职老师,并在多所中学担任戏剧指导,致力于推动戏剧教育与艺术发展的融合。 作为E House Theatre & Production的创办人,她在艺人管理与艺术创作中积累了深厚的经验。她的作品以细腻情感与贴近生活为核心,多次获得业界认可,其作品《恋上王八蛋》曾获得戏炬奖“最佳戏剧”、《渣不多恋人》获得年度最佳编剧。在表演领域,她凭《男人最痛》获得“年度最佳女配角”,多年来在剧场的她也曾获得戏炬奖“幕后精英奖”。 Emiko不仅活跃于本地舞台,还通过大型项目将作品推向国际。她曾策划并创作了一场以环境剧场形式呈现的演出《娘惹娘儿》,共完成60场表演,深受观众喜爱。此外,她创作的合家欢音乐剧《贝贝的海洋》,融合歌曲、动画、舞蹈与戏剧,在马来西亚、澳门、香港等地巡演,并进一步授权中国剧团演出,为本地戏剧作品开拓了国际化的道路。 02 ▍Magnus 梁韡航 毕业于HELP University心理学系,自中学起便学习戏剧。加入TEAM聚团后,他完成了《TGO新导师培育计划》,并以第一名的成绩毕业。他在心理学与多个领域的深耕,使其成为一位跨界全能型人才。 作为全职中学教师,Magnus教授体育、数学与戏剧,拥有5年戏剧教学经验,致力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与综合能力。他同时涉猎舞台与影视领域,曾担任多个剧场职位,如制作人、舞台监督及演员,并凭借舞台剧《我的老师》获第17届戏炬奖“年度最佳男主角”提名。他还参演了多部短片、电视剧的拍摄。 03 ▍Shawn 林勇豪 曾担任TEAM聚团第三任团长及全职戏剧导师,目前为教务总监。2005年在中学期间参与多项戏剧观摩赛与戏剧展交流不时接触演员、导演与编剧的岗位。 毕业后,担任TEAM聚团全职戏剧老师至今。除了在各地的小学、中学与大学担当戏剧学会教练,也曾执教幼儿园戏剧班。这几年来也不断参与编导各大学的大型舞台剧演出,包括马大、国大、拉曼大学学院、汝莱大学等等的中秋晚会以及各中学的大型公演指导老师。 曾凭《情意肉骨茶》入围第11届戏炬奖“最佳编剧”奖,负责制作的《公车理查》入围第13届戏炬奖“最佳戏剧”。2020年凭舞台剧《吾乡》入围第17届戏炬奖年度最佳导演。凭《男人最痛之203040》入围The 17th BOH Cameronian Arts Awards Best Original Script。 04 ▍Mia 杨杏瑶 毕业于新纪元大学学院戏剧与影像系,主修戏剧,擅长行政制作。曾参与TEAM聚团新导师培训计划“T.G.O” ;大学时期于Checkmate Creative实习。目前为戏剧导师及剧场自由工作者,也是行动中剧团制作人,2021年开始筹备各类型制作:社区活动《同在月光下》、舞台剧《底层》、喜剧脱口秀《我要BOOM料》。2024年担任第15届乔治市艺术节的宣传及票务协调。拥有丰富舞台表演经验,2015年凭 《橘色的承诺》获得全国DIY戏剧观摩赛最佳演员奖项;2017年以《一磅肉》入围第14届戏炬奖年度最佳女新人、2019年以《谁家老婆上错床》入围第16届戏炬奖年度最佳女配角。 策划人Kenneth Wong有话说: 全国戏剧生活营占据了我生命的一半,我从营员、工委、戏剧老师到成为戏剧生活营的总策划,最终目标也是希望喜欢戏剧的中学、大专生可以在密集的5天4夜的生活营里体验到戏剧的真正魅力。 然而在时间的推移和社会形态逐渐改变之后,我发现大部分中学生距离这种面对面交流和集体生活、学习的状态越来越远。大家都逐渐只依赖科技带来的便捷,凡事都只追求速度和结果的生活态度,让我们在从事戏剧教育上遇到了难题。 我们深知戏剧可以给孩子带来更多人与人的交流学习、共同创造和解决问题、更自信地表达自己以及了解自我等等能力、思想和态度上的增进。所以,我们这些年来才不留余力地去筹办生活营,即使面临几乎找不到学校愿意出租场地、经费紧张等等的窘境,我们毅然前行。 戏剧这门艺术在马来西亚原本就是小众艺术,戏剧教育更是小之又小,但TEAM聚团在这个领域的坚持,这些年来一届又一届的戏剧生活营,孕育出不少杰出的青年,在社会各个领域继续发光发热。
6月前
7月前
7月前
7月前
7月前
7月前
7月前
12月前
12月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