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入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二十四节令鼓

  (和丰讯)2024年YB吴家良杯圆满落幕,和丰兴中华中二十四节令鼓队凭借震撼人心的鼓艺表演《花木兰》荣获佳作奖,该作品以鼓声演绎千古巾帼英雄花木兰的英勇故事,融合力与美的节奏艺术,此番成就也展现队员们的辛勤训练与全力付出的坚韧与决心。 出征吴家良杯荣获佳作奖 该鼓队选取《花木兰》作为主题,队员们利用鼓点的快慢、强弱、轻重,塑造花木兰从普通少女到英勇战士的成长历程,让整个故事在鼓声与舞蹈的交错中生动呈现。 黑红色战袍气势非凡 比赛当天,该校令鼓队以整齐的黑红色战袍登场,气势非凡。随着第一声鼓响,整个舞台顿时充满了紧张与期待。鼓声由轻缓渐渐转强,呈现花木兰从少女时期至踏上战场的心路历程,接着以精准的鼓点模拟出马蹄声、军队前进的步伐,营造出浩浩荡荡的出征场景。 当鼓声突然加快,战斗场景正式展开,队快速而有力的鼓点展现战争的激烈。最令人惊叹的莫过于“巾帼不让须眉”段落,鼓手们围成一圈,以交错的击鼓呈现花木兰在战场上的英勇身影。队员们手起鼓落,鼓槌翻飞,节奏变化极富张力,将现场气氛推向高潮。 朱伟鸣:用鼓声节奏表达情感 指导老师朱伟鸣指出,《花木兰》的创作灵感来源于经典的《木兰辞》,团队希望通过鼓声表达花木兰的内心世界,展现她代父从军的决心、征战沙场的英勇,以及凯旋归来的荣耀。相比传统的戏剧表演,二十四节令鼓能够更直接地用节奏表达情感,让观众透过鼓声感受剧情的跌宕起伏。 他受访时表示,这次比赛让学生们学习团队合作的重要性,也让他们在艺术创作上得到了成长。他也希望团队在未来会继续努力,在下一届比赛中更上一层楼。 “我们希望能让二十四节令鼓不仅仅是传统文化的象征,更成为一种具有现代艺术表现力的舞台艺术。这次比赛是一个新的起点,我们期待未来能在更大的舞台上,展现二十四节令鼓的无穷魅力。” 刘蔚琦:汗水铸就佳作 队长刘蔚琦指出,该校令鼓队从半年前开始筹备此次演出,从创作、编曲、队形编排到鼓点训练,每个环节都经过精心策划与反复磨合;在训练初期,队员们需要熟悉整个故事情节,并在鼓点的编排上不断调整,以确保节奏与故事发展紧密结合。 她说,由于《花木兰》包含了战斗、征程、思乡等多个情感层次,因此鼓点的设计格外复杂,这是指导老师和成员之间共同研究不同鼓点节奏的成果,以精准呈现每一个情节。 她也表示,除了基本的鼓艺训练,队员们还需要进行体能训练,以增强手臂力量和耐力。由于二十四节令鼓表演需要长时间保持高强度的击打,每次排练结束后,队员们的双手往往布满水泡,手臂也因长时间敲击而酸痛不已。然而,尽管训练异常辛苦,没有一名队员选择放弃。 战斗场景最难演绎 她也分享,最困难的部分是战斗场景的呈现,队伍须用鼓声模拟战场上的紧张氛围,同时保持整齐划一的节奏,既要展现战斗的激烈,又不能让鼓声显得杂乱无章。 “经过无数次的练习,队员们逐渐磨合出最佳的节奏感与队形,使表演更加流畅和震撼。同时为了提升队员们的实力,该校亦安排了与其他学校的集训。从此次集训中,队员们明白了自己的缺点和优点,并加以改善,以在比赛中得到佳绩。” “这次比赛让我们真正体会到‘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的道理。每一次排练的汗水,每一次敲击的疼痛,最终都化作了舞台上的光辉时刻。”  
15小时前
3星期前
1月前
1月前
1月前
3月前
3月前
3月前
4月前
4月前
4月前
(怡保讯)务边霹雳大学预科班学院的“华社”组织日前举办中国传统文化表演,有传统舞蹈、扯铃表演、中国文化话剧表演等等,种种精彩的活动,让该大学的友族同胞也深深被吸引! 华社为该院华裔学生组成、并获得校方认可的学生组织。该社成员在筹备活动时遇到各种“关卡”,但“关关难过关关过,前路漫漫亦灿灿”,这其中的悲伤和欢喜,别人是无法理解的! 曾同学:让友族更了解华人习俗 该活动话剧表演导演曾同学(19岁)表示,筹备时遇到的困难,包括少数演员配合度不高,除了缺席练习,也没背熟台词,导致进度落后,甚至因彩排时发现效果不尽如意,被迫在正式表演的一星期前将话剧剧本换掉。庆幸的是,更改后的表演收获大家好评,也让所有演员投入的心思和精力没有白费。 他披露,至于筹备期间愉快的事情,是和演员们的互动。该话剧以轻松搞笑形式叙述驱赶年兽的方法,如贴春联、穿红衣以及放鞭炮等等,让友族同胞更深入了解华人农历新年的传统文化习俗。参与演出的演员们对演戏充满热情,每回一起练习都充满欢笑,疲倦感也就此消失;一起合作的伙伴还包括友族同胞,让他为认识那么多异族朋友感到开心。 林同学:首次接触扯铃很有趣 参与扯铃表演的林同学(19岁)表示,这是他第一次接触扯铃,勇敢踏出第一步后瞬间发现:原来上台表演是件非常有趣的事! 筹备期间他与其他扯铃表演者遇到技术及时间问题,包括大家都是新手,想把扯铃给练好必须下一番苦功,加上大家忙于学业,难以挤出时间练习。幸运的是,他们的努力没有白费,表演结束后台下传来响亮的掌声,让他就此爱上了表演。 郑同学:以新颖手法呈现传统故事 参与二十四节令鼓和话剧表演的郑同学(19岁)表示,许多传统故事似乎枯燥无味,因此他们的戏剧摒弃了传统的说故事方法,用新颖的手法呈现,再加上喜剧元素,让观众更投入其中。 她也笑言,此次的表演提升了她的自信心以及解锁了许多新技能,为将来的她开辟无限可能。
5月前
5月前
5月前
6月前
6月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