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芙蓉22日讯)芙蓉振华小学正式成立二十四节令鼓队,为学生提供学习我国独特华人传统文化的机会,预计将在冬至期间首次亮相。
据了解,振华小学多年来一直计划成立二十四节令鼓队,但由于购置大鼓的经费过高,一个大鼓的价格约为1000令吉,使得这项计划屡屡搁置。
ADVERTISEMENT
恰巧罗白州议员服务中心通过昌明社区繁荣项目(SejaTi Madani)获得10万令吉拨款,用于购置包括二十四节令鼓、舞龙、瑞狮等在内的器材,以推动社区文化推广工作。
然而,这些物品需要合适的存放地点,罗白州议员周世扬于是与振华小学校方沟通,希望将大鼓存放在校内,并同时允许校方使用这些器材。
在这个巧合的契机下,振华小学终于实现成立鼓队的愿望,并在几个月前正式开放让三年级学生参与,目前已有14名学生加入,完成了10次训练。
沈协霖:盼明年可上台演出
芙蓉振华小学校长沈协霖今早在推介礼上表示,董家教与教师们在得知有关消息后均表示热烈欢迎,其中一名教师更是主动询问,是否能借此机会组建鼓队。
“学生们也对二十四节令鼓队的成立表现出兴趣,并且很用心学习,而鼓队未来也会逐步增加人数,希望能在明年的筹款晚宴上,为大家带来精彩的演出。”
她说,尽管部分学生的学业成绩并不标青,但在表演时却展现出极大的自信,相信鼓队的成立不仅有助于学生的身心发展,也将为学校带来许多益处。

周世扬:充分利用资源 营造多赢
周世扬则表示,为了充分利用资源及营造多赢局面,他同意在存放物品的同时,支持校方成立鼓队,而校方还能善用雨棚篮球场的设施进行练习。
他指出,该校的地理位置优越,靠近罗白广场,未来进行表演时在运输方面将具备优势。
另外,他表示,二十四节令鼓队最早是由中学生或青年团体组成,但近年来,越来越多华小也加入了这项文化传承的行列。
“在不久前的邀请赛中,有8所华小的二十四节令鼓队参与,而文丁中华小学也在今年成立了鼓队,如今轮到振小,这不仅是文化传承的象征,也为学生提供了更多参与艺术活动的机会。”
他认为,从小学阶段开始培养鼓艺,学生在进入中学后将展示更高的水平,而此次计划的顺利推动,离不开各方的努力与机缘巧合。
“二十四节令鼓是我国华人文化的象征,就连中国也将我们视为鼻祖。从小学开始栽培训练,不仅能弘扬文化精髓,也为其他族群提供参与的机会。”
陈国新:从小学开始培养
董事长陈国新表示,过去几任校长因种种因素未能成立二十四节令鼓队,当得知周世扬有意借用学校的储藏室放置大鼓时,他便马上答应。
“我随后与校长讨论后,决定使用校内其中一间储藏室,并进一步安排教练和指导老师,一步步组成现在的鼓队。”
此外,他提到,目前有许多华文中学已成立鼓队,他希望振小的鼓队能够不断成长,使学生在升入中学后能继续参与鼓队活动,因此从小学阶段开始培养,将有助于确保这项文化得以传承。
家协主席陆翠霞披露,校方曾多次向周世扬提起成立二十四节令鼓队的事宜,但碍于经费问题一直未能实现,感谢对方对振小的持续关注和支持,让这个计划得以落实。
“其实在前任校长退休之前,校方已有计划成立二十四节令鼓队,但由于购买大鼓需要大量资金,因此未能实现。”
她同时感谢校长安排老师指导学生练习,并表示未来将聘请专业教练,以进一步提升学生的鼓艺水平。

黄健玮:小学生也能胜任
教练黄健玮指出,二十四节令鼓队在我国创立至今已有30多年的历史,以往多数人认为鼓队只适合中学生参与,但其实小学生也可以胜任。
“三到五年级学生其实非常适合加入鼓队,六年级的学生需要专注于学业,而低年级学生因为体型较小,无法完成部分动作或姿势。”
他表示,希望未来能够与校方积极配合,为学生安排合适的培训时间,并感谢学校三机构对传承文化的支持。
与会者包括周世扬特别助理邓汉强及振小二十四节令鼓队助教饶友铭。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