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入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节气

9小时前
冬至是二十四节气之一,这是一个深受华人重视的传统节日。中国北方地区有冬至吃饺子、吃馄饨的习俗,而南方地区,在这一天则有吃汤圆的习俗。 我国位于赤道边缘,虽然没有明显的四季之分,但也少不了冬至吃汤圆的习俗。每年12月受东北季候风影响,刮强风多雨的天气让大地开始转凉,常年都是夏遇雨变成秋的氛围,给冬至添加了几许寒意。 小时候在乡间长大,生活条件没有现在舒适,制作汤圆要用家中石磨磨米浆,用布袋沥干米浆水分,再调色和泥搓成一粒粒小丸子,一般也只是红白为主,喜欢不同口味的人,会以各式甜馅制成较大丸子,放入热水中烹煮,待丸子浮上来之后就大功告成了。 丸子煮好后,就是热腾腾的汤圆了,红白相间的汤圆十分诱人,妈妈盛上一碗端到神台祭祀,口里默默念着心中的祈福,感恩一年的辛劳,愿祖先保佑家人平安顺利。 过节少不了杀鸡宰鸭,家里饲养的家禽总算可以派上用场了。看着妈妈左脚踩着鸡翅膀,右脚踏着鸡脚,除去鸡颈项的一小撮羽毛,小刀往鸡颈一划,干净利落。 妈妈会给待杀的家禽准备祷念词,听她用闽南语念着:“做鸡做鸟无了时,脚也痹手也痹,赶紧来去出世,出世大厝人囝儿,大鸡刣小鸡趴趴来。” 曾几何时,这样的祷念词也成了儿时过年过节的一首童谣。听长辈说吃了汤圆长一岁,含在嘴里细细咀嚼,暖心又暖胃。每逢年尾,能吃上这么一道令人回味的美食,何尝不是人生最圆满的幸福。
4星期前
话说刚出社会工作的前几年,未有汽车,上下班都以摩托代步。要是刚巧碰上雨天,那就得淋雨了。 直到后来某天在外婆家因为无聊拿起一本《通书》(也称《通胜》)翻阅时,发现当中有着一篇题为〈节气与气象的农谚〉的篇章,里面收录各种从事农业的古人凭借多年对各种时节与天气变化的观察,整理出来的一套资料,以方便务农者参考,并预判气候、预测农作物收成情况或避开天灾。 当时想着我虽然和农业没有任何关系,但上下班日晒雨淋的,若能借此预判天气,调整行程,那不也是美事一桩吗? 因为当时对廿四节气不熟悉,所以有一大部分都记不起来,但我印象较为深刻的是当中的“初一落,初二散,初三落月半”,“顶看初三,下看十八”和“立春落雨至清明”。里头的共同点是,若初三下雨,基本上接下来的日子都是多雨的,也就是说接下来的日子我的雨衣得准备好了。 知识得与时并进 今年除夕,团圆饭后和朋友聚会时刚好聊到天气这个话题,我就向朋友们抛书包了。初一落,初二散,说明初一下雨的话,初二就会是晴天。当然也表明不一定准确,毕竟天气预测这回事还是仅供参考嘛。 初一和家人到庙里拜拜时,那雨下得是真的大。在庙里避雨的我又想起初一落初二散嘛,明天该晴天了吧?结果,初二下午又下起了大雨。想起除夕那晚还刚跟朋友说到这个,马上就失准了,还好我事先已跟朋友表明是仅供参考,不然就糗大了。 后来想想,农谚既然是古人记载的观察经验,自然没有把近年全球暖化导致的气候变化问题计算在内了。除了天气本来就变化多端,还得考虑地域问题。总不可能《通书》所在之地,天气都一样,那太不符合逻辑了。 前人的经验固然宝贵,但把知识与经验套用在日常生活上,还得与时并进,把当前的各种变数纳入考量。不然,就变成人们说的“一本通书看到老”了。
2年前
蒋勋在不同的节气里,对人们的观察也有不同的生活领悟以及儿时乐趣的记忆。他想把生活的每一片时光,色彩和声音,以及各种细微不可觉察的气味都一一折叠起来,收在记忆的角落。 夏天,从人群中,走向林里去,走向海里去,走向自己。在大量物质消费涌入生活,人们的欲望被刺激因此而失去了判断与耐心,贪婪淹没了朴素的信仰。只剩下无法满足的心,疯狂地填塞无止境的欲望。往山里,溪里去吧。大自然仍然反映出一片清冷静定,浩大而饱满的光。 秋天,打开美丽的眼睛感受叶子,植物种子也运用颜色,味道,鸟类孕育生命,繁衍下一代。在菩提伽耶,地上满是淡淡金黄的落叶。菩提叶细长的形状是功能长期演化的过程。作者提问美是不是生命艰难生存下来最后的记忆?美是不是一种辛酸的自我完成? 冬季,他常去的温泉离家不远,差不多20分钟就可以抵达。泡澡后,全身肌肤有种细腻,滑润,好像春雨滋润过的叶片。他喜爱这种不太困难就可以得到的生活享乐,觉得可以如此平凡过日子,才是真正的奢侈。 春分,咀嚼囚这个字。在繁华的城市里,家像是现代科技的展示中心,像是什么设备都齐全,然而没有人,“家” 反而更荒凉。在迫切地与人沟通之前,也许先学会和自己相处,学习享受独处的乐趣。 雪,他母亲靠在轮椅旁看着雪漫天飞杨,安稳的缓慢悠长的鼻息熟睡,像一片一片雪花轻落到地上。 白变成了一种心境,一种看尽繁华之后生命终极的领悟。 【我读蒋勋(版主的话)+(一)】 锺雪芬 / 一切要舍得 【我读蒋勋(二)】廖国强 / 仓颉发明汉字? 【我读蒋勋(三)】黄惠晴 / 母亲无辣不欢 【我读蒋勋(四)】陈翠薇 / 折叠每一片时光 【我读蒋勋(五)】高邛逸 / 听听自己内心的声音 【我读蒋勋(六)】陈川兴 / 要有宽阔的心胸
3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