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入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铁道

冯国安,82岁的马来亚铁道局(KTM)退休驾驶员,一生的轨迹仿佛注定要与火车交织在一起。自幼居住在冼都火车站旁的冯叔,童年就伴随着火车的汽笛声与铁轨的轰鸣声度过。每日的作息与那准时到达和离开的列车紧密相连,清晨的第一缕阳光透过站台洒在他的床头,傍晚的夕阳则映照着归家的列车。 对他而言,火车不仅是交通工具,它是陪伴他成长的老友,是他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孩童时,他喜欢偷偷跑到站台边,看着巨大的火车头吐着白烟驶进站台,铁轨与轮子的碰撞声让他心生向往。他总觉得,这些在铁轨上奔跑的钢铁怪兽似乎有生命,有自己的脾气与灵魂,冯叔心中对火车有着无法言喻的特殊感情。 1964年,当他得以加入马来亚铁路公司时,仿佛命运的呼唤终于得到了回应。他带着从小对火车的深厚情感,成为了冼都工坊操作部一员,操控那些陪伴他成长的火车。这座工坊,机器的轰鸣声混杂着工人的汗水与心血,成了他青春的起点。后来,工坊搬迁至巴都牙也,成了全国铁路的学术中心,而冯叔的脚步也随着铁道延展,触及马来亚每一片热土。 冯叔志气高昂,不甘心只是一名操作员,他心中一直怀揣着更大的梦想——他想亲手驾驶火车,掌控那呼啸而过的钢铁巨兽。终于,机会来了。1965年,他被调派到吉隆坡Brickfield的马来亚铁路总部(KTMHQ),开始了一段全新的旅程。在那里,他接受了为期一到两年的专业培训,学习如何驾驶火车。 这一时期,冯叔的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白天他在课堂和实训中学习火车驾驶的复杂技巧,晚上则沉浸在操作手册和技术资料中。他对每一个细节都极为认真,尤其是在驾驶学校,他经历了为期3年的严格训练,掌握了如何应对各种路况、天气变化,以及列车调度的细致流程。最终,1968年,冯叔通过了JPA的严格面试,正式获得了机车驾驶执照。这一刻对他来说,无异于梦想成真。他不再是站台旁的旁观者,而是那个坐在驾驶舱里,指挥火车驶向远方的人。他心中的热爱与坚持,终于化作了现实,从此冯叔开始了他与火车更加紧密的相伴之路。 他驾驶火车的技术,是经过多年锤炼和积累的经验所形成的。在那个年代,驾驶火车不仅是一项技术活,更是一种与火车、与大自然的深度对话。对冯叔来说,驾驶火车的每一次旅程,都是对兴趣长期在外奔波耐力、判断力与责任感的考验。 早期的马来亚铁道局以庞大的蒸汽机车为主力,后来逐渐过渡到柴油机车。然而,有一次冯叔亲自驾驶蒸汽火车前往黑风洞,那次旅程成为他心中最珍贵的回忆之一。掌控这些巨大的蒸汽机车,对他而言不仅是一种技术的挑战,更是一种艺术的享受。他常说:“蒸汽火车与如今的柴油或电动火车完全不同,它们没有那么多自动化功能,驾驶它们就像与机器进行一场深沉的对话。” 火车不是冷冰冰的机器 驾驶蒸汽机车的核心在于掌控蒸汽压力。冯叔回忆道:“你必须时刻盯着锅炉的压力表,保持温度在220摄氏度左右。压力一旦过高,可能导致锅炉爆炸;而太低,火车就会无力前行。”驾驶员不仅要控制速度,更要在瞬息万变的车况中时刻调节锅炉,保持精妙的平衡。这是蒸汽机车的独特之处,它不是冷冰冰的机器,而是一种需要感知与理解的生命体。在那漫长的铁轨上,每一次车身的震动,每一声隆隆的轰鸣,都如同火车在与他低语,这种默契的交流成为他一生中最深刻的陪伴,也是他最难以忘怀的体验。 火车的行驶路线遍布马来半岛,穿越山脉、丛林与河流。驾驶员必须对每一条铁路线了如指掌。冯叔提到:“你需要熟悉每一个坡度、每一处弯道,特别是夜里开车,视线不好,完全得依赖经验和感觉。”恶劣天气下,驾驶火车的难度更是倍增,暴雨或大风来袭时,他必须小心翼翼地调整速度,避免事故发生。制动的时机则需要精确的预判,冯叔分享道:“我们不能等到看见站台再刹车,必须在一公里外就开始准备。”有一次,在山区驾驶时,火车突然遭遇山崩,巨石从山坡上滚落。冯叔及时刹车,才避免了严重的事故。他形容那一刻“心跳像火车轮子一样快”。 与各式火车的日夜相伴让冯叔与机器建立了一种独特的联系。他常说,驾驶火车的过程不是机械的操作,而是一场“与火车的对话”。“夜深人静的时候,火车在铁轨上隆隆作响,那种孤独和沉静是很少人能体会的。只有你和机器,你必须全神贯注,不能让心思飘远。”冯叔用无数个寂静的夜晚守护着他的火车,也守护着车上乘客的安全。 随着时代的发展,80年代开始,KTM逐渐用柴油和电动火车取代了蒸汽机车,但冯叔的心中始终对那滚滚蒸汽和轰鸣的声音充满怀念。驾驶柴油电动火车的技术更加现代化,但他依然保持着对每一次操作的严谨态度。工作中,冯叔与副手、售票员组成一个小团队,他们一起执行从吉隆坡到怡保,再到北海的往返路线。每次工作结束后,冯叔都会在宿舍休息一天,等待下一次与火车同行的旅程。 尽管岁月流逝,火车从蒸汽到电动再到全自动化,冯叔的记忆中,那些曾经与火车一起度过的日子依然鲜活。他的每一次拉杆启动、每一次精确的制动、每一次与火车的“对话”,都成了他生命中最重要的章节。他常常说:“驾驶火车不仅仅是掌控机器,而是守护每一个生命,背负着巨大的责任。”那份责任感,是他几十年如一日的动力源泉,也使得他的火车从未偏离正轨。(明日续完)
3月前
10月前
11月前
2023年9月7日,在交通部长陆兆福见证下,四方签署联合“居銮铁道遗产公园”备忘录;即铁道资产有限公司(RAC)、双轨火车项目承包商SIPP YTL、城市规划顾问公司Think City、居銮市议会。 居銮这座狭长型的铁道公园,标志着国家资产土地的功能转型;它不仅仅是休闲公园,它同时扮演城市振兴、地方创生、经济催化剂的多重功能。 按照马来西亚的铁道法令,铁道资产公司拥有铁道经过的狭长土地拥有权,并且不能随意建设长期性的其它建筑,在双轨铁道建设工程后期,也建起了铁篱笆进行隔离。 另一方面,我们也看到地方政府在各个住宅区设有社区休闲公园,而使用率高低不一。 那么,一个铁道公园要如何带来上述的城市振兴、地方创生、经济催化剂的多重功能? 居銮铁道公园长达约3公里,南北贯彻居銮市中心,从居銮市发祥地居銮火车站、小印度、最早的市区后街与老街、中华小学与庙宇、火车隧道穿越到明吉摩路菜园、明吉摩河流,可谓老居銮的精华区。 二三线城市需要产业结构再造,需要年轻人与创意经济的发展,需要注入新的经济催化剂,也需要新亮点吸引众多和源源不断的人们到来。 铁道公园穿越的不同区域,将能够利用现有特色重新塑造和想像这些公共空间、加强与社区的联系和参与、发挥地方创生的理念,让原本仅仅是封闭和杂草丛生的荒地释放土地源源不断的活力,让社区人民参与这片土地。 因此,我在居銮27宗乡团中秋晚会致辞中发出呼吁,希望宗乡团不仅在文化教育和福利慈善领域发挥重大功能,也能够在这难得的历史发展机遇,进行参与、提供建议、领养和参与发展。 当然,铁道公园所经过的马哥打军营、小印度的印裔社群、马来商会、中华商会、中华学校等等,也具有发言权与参与。 这座铁道公园的基础建设由双轨承包商杨忠礼建筑来出资完成,然而,其日后的内容建设则需要“居銮精神”来共同扶持,因为这是居銮人的“居銮议程”。 基础设施包括跑步道、脚车道、路灯、水电供应,并且为这遗产公园设置城市设计标准体系。 这如同电脑有了Window视窗运营系统做为平台,我们尚需在平台上运行各种高效率的软件,发挥功能、完成任务。   更多报道,请留意星洲日报、星洲网。
2年前
老家门口忽然跑来两头羊。我把门打开,羊调头而去,消失在后巷。 “从什么时候开始,羊跟狗一样自由放养了?”我喃喃道。 住家附近曾有过羊群。那是我侄女3岁时的事情了。当时还是中学生的我还特地驾驶摩托翻越铁桥和稻田带她去找羊。没想到今日羊群竟然随意串门子。 带着两个女儿漫步后巷。安顺没落前,铁路曾在此穿梭。如今偷铁贼早已将铁路翘得面目全非,但那条隆起的高坡还在。找了一阵,发现是铁路旁的印度人随意在住家前养的一群羊。 由于那条铁路依然属于铁道局,这些年没人正式开发,倒是便宜了一些无视法纪的人。他们随意在铁道旁搭建木屋,闲来无事便养羊。据说成年羊可卖出7000块,确实是一笔不错的收入。于是,住宅区附近偶尔便窜出一两头特别大胆的羊,跑到民宅去啃居民的植物。 找到羊圈后,我把香蕉叶递给女儿,让她们去喂羊。羊群不甚怕人,远远看去,野狗似的乱跑。 这样的住宅区,实在很魔幻。 数个月后,串门的羊不再出现。我发现羊群少了大半。估计是主人趁着好价钱卖了,也可能被居民举报了。女儿们还不懂,那些羊本来就不是宠物,而是养来宰杀的。 怀念那两头在住宅小区串门子的羊。它们为我女儿的规律生活增添了一点魔幻色彩。 如今大概已成了座上菜肴了吧?
2年前
2年前
2年前
2年前
2年前
2年前
2年前
3年前
火车“呜呜”的声响是我儿时的重要记忆。最近重看印度导演萨雅吉.雷享誉国际的成名作《大地之歌》三部曲,故事讲述阿普从小在印度穷乡僻壤的成长故事,黑白电影里浩瀚无边的芦苇在我家乡随处可见,火车喷出的乌烟及缓缓前进的画面勾起了我的回忆。姐弟俩听到火车“轰隆、轰隆”的声响后飞奔到铁道旁观看列车的画面唯美梦幻,两人亲厚的手足之情贯穿了整部电影,观影后乡下人朴素的情感不断在我脑海里回荡。 马来西亚的铁道历史悠久,于1901年英殖民政府建立后即成为了我国主要的运输工具,西海岸铁路从北部玻璃市州的巴东勿刹(Padang Besar)绵延至南部新山,长度将近千多公里。我的家乡位于柔佛拉美士,小时候农历新年期间,我都会与家人搭乘火车到巴罗外婆家拜年。火车行驶时窗外翠绿的油棕园与排列齐整的橡胶树映入眼帘,这些皆是乡下人民赖以为生的农作物,火车经过占美(Chamek)时,还可以见到铁道旁历史悠久的商店;身处繁忙的都市谋生,分秒必争,愈加怀念乡镇里民风简朴的生活节奏。 马来西亚的火车分为两种等级,泛称快车和慢车,快车只在较大的城镇停留,慢车却会在每个沿途小镇驻足。火车的车票价格低廉,但由于经常误点及班次稀少,所以乘搭的人数不多,若遇到冷气失灵,乘客们还得忍受酷热的天气,抵达目的地后已是汗流浃背。 90年代的火车票类似书签,厚度大约一毫米,与如今薄薄的车票略为不同。旧时的车票字体嵌在票上,用手触摸时还能感受到字母的形状。检票员查票时会在记事本上记下乘客的目的地,随后在列车要靠站时提醒我们准备,以免进入梦乡的乘客忘了下车。但检票员偶尔也会忘记提醒乘客,有次到吉隆坡游玩搭火车回家,醒来后惊觉火车已过站抵达彼咯(Bekok),当时已近凌晨两点,我只得匆匆下站,并打算早上再乘搭前往吉隆坡的列车回家。下站后,我独自坐在月台,惶恐不安后睡意全消,只得随意翻阅刚于吉隆坡浏览书局时购买的书籍《那些无法抗拒的名篇》,书里载录了许多英文经典小说的章节,并为读者用中文诠释小说的精髓。其中《追风筝的孩子》的名句:“为了你,千千万万遍”,把我带进了浩瀚无边的辽阔天空;《肖申克的救赎》里的囚犯,瑞德.雷克经过岁月的洗礼后想劝阻年少无知的“自己”,谋杀的罪孽无可弥补,但这一切皆已无法挽回。火车能把人载送至遥远的目的地,文学却有更微妙的能力,这是精神上的引导,那瞬间,优美的句子及感人的情节把我的思维带入了另一个时空。 大学毕业后,我到邻国新加坡工作,周末搭乘火车抵达家乡时已临深夜。跳下火车后,我以轻快的步伐走回家,在外辛勤打拼后终于再次踏上熟悉的街道,心中百感交集。 近年来,马来西亚铁道局的翻新火车轨道计划正如火如荼的进行,假以时日,历史悠久的拉美士火车站将会翻新。届时,这个见证了马来西亚改朝换代的铁道亦将成为追忆。
3年前
3年前
3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