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1年,国大党直落甘望区原任议员安巴拉甘不幸逝世,选委会宣布举行补选。提名前的某一天,替代阵线(反对党联盟)在宁宜小镇举行室内群众大会,出席的听众约200名,95%是华裔。
这虽是22年前的事,但我对其中一名演说者的印象特别深刻,他就是瓜拉吉打区国会议员,也是伊斯兰党副主席的末沙布。末沙布于2015年离开伊斯兰党,组织诚信党,并担任全国主席。
ADVERTISEMENT
末沙布是现任团结政府的农业及食品安全部部长,接地气的一名政治人物,草根性强、讲话风趣幽默,很受民众欢迎。
当年,末沙布为了让在场的华裔听懂他的话,他用巴刹马来语说:“伊斯兰党不反对华人吃猪肉,也不会阻止华人吃猪肉,你们要吃多少猪肉都可以,1只不够,10只,10只不够,100只,吃到你们够为止,吃到你们呕都不成问题”;末沙布“猪肉任吃不嬲”的言论,引起共鸣,大家听了哄堂大笑,拍掌叫好。
那个年代,猪肉价格还不算贵,人人吃得起,如今,猪肉价,一涨再涨,涨个不停,一名猪肉贩告诉我,不到半年,猪肉已涨了10次,每次从60仙到1令吉不等;他说,之前的烧肉45令吉一公斤,现在卖到85令吉一公斤,大城市吉隆坡更贵,120令吉一公斤,如此涨个不停,不仅是B40低收入群体吃不起猪肉,连中等收入的M40群体也吃不起猪肉了。
猪肉涨价,牵一发动全身,云吞面、猪肉份、猪脚饭、肉骨茶,总之用猪肉做食材的食物,全部涨价,而且涨幅不小,原本一份10令吉肉骨茶,卖到18令吉一份了;有的煮炒小贩,为了留住顾客,不涨价,以鸡肉代替猪肉,但炒粉没有猪肉,顾客很难接受。
华裔的主食是猪肉,除了少数皈依伊斯兰或素食的华裔不吃猪肉,国内九成的华裔都吃猪肉。猪肉涨价,华裔的日子越来越苦,莫不怨声载道,提倡“昌明大马”的团结政府,岂可坐视不理?
要解决猪肉涨价,有必要采取短期和长远策略,要短期内解决,唯有通过政府发放津贴,暂解燃眉之急。
国内贸易及生活费部长沙拉胡丁说,鸡肉和牛肉统制品享有政府津贴,但部长没有提及猪肉,政府没有把猪肉列入津贴名单,原因何在?部长有责任向人民交代。
马哈迪说,国家的80%税收是华人贡献的,现在华人有难,“想吃猪肉,但又吃不起”,政府怎么可以不采取补救行动?为了公平对待各族人民,当局也应把猪肉列入统制品,稳定猪肉价格。
至于长远之计,政府应主动开辟更多养猪场,鼓励华裔投入养猪行业。只要生猪足够供应国内,猪价就会平稳下来,不但如此,还可替国家省下不少外汇,政府和华裔都是赢家。
猪肉涨价已成位华社的民生问题,需迫切解决,但事到如今,无论是部长末沙布,还是来自行动党的副部长陈泓缣都没有提出具体的解决方案,支持希盟的华裔选民,叫他们情何以堪?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