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入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地方

发布: 1:27pm 20/03/2020

陳駒騰.掛“僑生”之名,完成學業之實

到臺灣深造,我是以“僑生”之名完成學業。在留臺那段時間,我是雙重身份,一是“僑生”;二是外僑,身上擁有一張由臺當局發給的外僑證。

ADVERTISEMENT

臺灣的中華民國憲法,至今仍然承認雙重國籍,所以在臺灣我是“僑生”屬合法,但我也名正言順的大馬公民。

許多臺灣唸書的學子,不少保留“僑生”身份而不放棄,因臺府對僑生政策有許多優待,我直到大學畢業離開校門,一直保留“僑生”身份,因為家境貧窮,必要力拼好成績,就可以申請各類的獎學金,外僑就沒有這份優待了。

所以,我真的是以“僑生”之名,完成學業之實,也真的要感謝幫助我的臺灣僑務委員會。

“血統的原罪”,這部探討在我留臺年代(上世紀60年代)時期,在國民黨統治下,臺灣處在白色恐怖時,在臺唸書的大馬學生遭遇種種逼害的一部鉅作。

作者杜晉軒是留居臺灣的歷史研究者,這本書經於本月在寶島出版,我國的讀者可在下月在書局購買。

這是一部具有震撼力的鉅著,也許會給我國的留臺生與同學會引起一番爭辯。

杜晉軒為撰寫比賽,在過去兩年中曾一再返馬,訪問政商與文化界人士,同時也數度與我長聊當年的臺灣舊事,所以在此書中,我們可以看到當年的白色恐怖下,芙蓉5位獨中生被逼中途退學,被遣返回馬的內部原因;當然,最讓人心寒的事件,莫過於是“陳欽生事件”。

陳欽生院士怡保育才獨中學生,與我在同一個時候到臺外深造,因被指思想左傾及親共為由,被臺當局所補。

他被判長期坐牢,出獄及失去大馬國籍,也無法取得臺灣戶籍而流浪臺灣。他目前的處境已獲得改善,結婚生子,永居寶島。

另一方面,來自大馬所謂的“僑生”與所謂血統上居於“華裔留學生”的問題,目前仍困擾著在臺深造的我國學生,至少在目前,我們還不敢肯定在臺的大馬生,已完全放棄了“僑生”身份,更不敢肯定大馬生是以“留學生身份。

我曾說過,僑生身份能夠擁有一些優惠,包括申請僑務委員會獎學金,並且在申請入學路上也比較容易,“留學生”是指以外國人的身份向臺申請入學,條件是比較苛刻的。

記得我國的留臺聯總與旅臺同學聯誼會,也曾為了“僑生”及“留學生”的問題,向臺灣當局提呈意見,臺灣有不少來自印尼、越南、柬埔寨、香港、澳門等地區分別成立僑生委員會。

由於大馬人自認身份特殊,有自稱僑生者,也有隻認本身是“留學生”似有抬高“身價”的意味。

1974年,臺灣成大發生越南及大馬學生群毆事件,杜晉軒指,大馬學生以“留學生”姿態在僑生中炫耀,不接受學生僑生聯誼會的約束,連僑生輔導室都不放在眼裡。

國民黨甚至引臺北大馬旅臺同學總會一名陳姓總幹事為例,形容此君以“老大”自居,掛聯誼之名,行操縱之實,助長了大馬僑生的氣焰。

老朽離校已經一個甲子,不看杜晉軒之文,還不曉得後期在臺唸書的學弟學妹,以“大馬僑生”及“大馬留學生”之名,在臺灣社會竟然那麼神氣活現的。

打开全文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

点击 可阅读下一则新闻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