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城心事 | 婆媳矛盾之我想和丈夫及孩子搬走
但要如何安撫家婆?




讀者來信內容:
你好,我與丈夫結婚9年,目前育有3名孩子,一家五口和家婆一同居住,可能同住屋簷下太久,婆媳關係鬧得很僵。家婆自嫁人後,再沒有工作經驗,一直都是家庭主婦,她確實挺勤勞的,平日對待我的孩子也照顧有加,我也特別感激她。只是,我有點無法忍受我們之間的婆媳矛盾,經常為了雞毛蒜皮的事情鬧得不可開交。
ADVERTISEMENT
我是在一間跨國企業從事朝九晚五的行政部職員,每天早上起床後就要掃地、抹地、洗曬衣服,等忙完家務後才上班,但有時候上班快遲到,所以會下班後,才回家掃地抹地,結果就被家婆訓斥一頓,又會藉機會說我“賺錢買花戴”,一個女人連家務都做不好,3個孩子都交給託兒所照顧,叫我辭職回家顧孩子算了。
丈夫是一名承包商,經常會因為工程收不到款,加上最近經濟不好,很多爛賬也收不回來,我們公一份、婆一份,有時候日子拮据,但有時候又比較經濟鬆動,至少丈夫收不到帳時,我還有能力確保孩子三餐溫飽。其實,家婆也大約知道我和丈夫的經濟環境,但她始終沒有社會和工作經驗,對金錢比較沒有概念,總覺得丈夫可以養得起這頭家,我就不應該工作。
我經常在家中和家婆因為一些瑣碎事起爭執,數月前小姑子也因為失婚,帶著3個兒女投靠孃家,家中孩子多了,加上早期行管令期間,孩子們全天都在家嬉鬧,場面自然會失控,各種搶玩具、打架,惹得家婆不耐煩,經常開口就罵人;我兒子和小姑子的兒子年齡相若,不久前因搶玩具而爭吵,家婆只打了我的兒子,然後把我兒子的玩具直接搶走,給了姑子的兒子,兒子覺得很委屈,因為那是他的玩具,卻莫名其妙被大人搶走了。
除了其他的亂七八糟的問題,其實我跟家婆對孩子的教育方式也起了很大分歧,她會經常不問自取,拿走我為孩子添購的新衣服,讓姑子的孩子穿,原因是“你孩子有很多衣服了”,甚至直接搶走我兒子玩著的玩具,給了她外孫,導致孩子覺得不被尊重,也不想跟姑子的兒子玩耍。
我向丈夫反映過無數次,但換來的卻是“忍一忍吧”,前幾天,孩子生病了,獨自在房中休息,碰巧親友帶著孩子登門拜訪,小孩趁我不注意跑進睡房,結果我兒子睡覺被打擾而發脾氣,不友善地將親友孩子趕出睡房,家婆知道了,對親戚覺得不好意思,於是直接當著所有人的面前衝入房間拉起我兒子,斥責他沒有家教,還打了他一巴掌,我剛在廚房聽到兒子哭聲就前來查看情況,為了這件事,我帶著孩子回了孃家休息。
當天晚上回家時發現,家婆直接把門給反鎖了,我一氣之下就直接回孃家住了幾天。我不知道如果再同住下去,哪一天會跟家婆吵架,老公夾在中間難做人。我們想過搬家,但家婆卻不願意,說我們扔下她,讓她成為獨居老人,如今小姑子搬回家住,我們也鬆了一口氣,至少家婆不是一個人,有小姑子幫忙照顧,我們也比較安心。
多次談判破裂,家婆仍舊不願意讓我們搬離,丈夫也為了這事情跟她吵得不可開交,我不想把事情鬧得太僵,搬家事情只能緩一緩,我實在不想搞得家無寧日,她畢竟是我家婆,我孩子的奶奶,更不想她覺得自己年紀大了,被孩子媳婦拋棄。請問我們還能怎麼做?才能說服家婆讓我們一家五口搬去新家?

曙光心靈成長中心創辦人、總監暨心理諮商師。
臺灣<輔導>與<性學>雙碩士;馬聖家庭事工博士生。
2011-2018年四度入圍馬來西亞十大傑出青年獎。
兒童遊戲治療專業文憑;超過11年的專業輔導經驗。
著有《可以說的秘密》、《隱形的翅膀》及《一同找到幸福》。
陳志成心理諮商師回覆:
你好。
你好。近期的家事讓你感到心煩、彷徨無助。你既不想讓丈夫難做人,也不想讓家婆有被拋棄的感受。同時,你覺得自己滿腹委屈,即使你已盡了作媳婦的責任,家婆還是對你百般挑剔,甚至還以不公平的方式對待你的孩子!日積月累的矛盾和分歧,導致你們想盡快搬離,以減少不必要的爭執。
你認為與家婆同住有優點也有缺點。優點是她能幫你打理家裡的大小事務和帶孩子。但所謂“相處易,同住難”,缺點就是你們之間會有很多的矛盾和磨擦。首先,你們現在所居住的房子是誰的家呢?因為這其實會影響家中的主導權。假設你們住的是家婆家,主導權自然是她的,她自然有權利決定家裡較多的規矩。
以家婆的傳統觀念,她不認同你去上班,她認為女人就該在家相夫教子、打理家務。再來,你覺得家婆會較偏袒小姑子的孩子,因為她總是不問自取地拿走你孩子的玩具與衣服給小姑的孩子。其實家婆這樣的行為,是因為她認為自己的女兒已失婚、失去了家庭的溫暖,相對缺乏,所以想要從物質上彌補自己的外孫,卻不自覺侵犯了你們的權益。
許多人總會認為,世界上最難搞的就是婆媳關係。從心理的角度而言,家婆的潛意識裡可能會覺得把自己含辛茹苦養大的兒子送給了媳婦。家婆和媳婦原本就是毫無血緣關係的陌生人,現在她卻要和媳婦一起“分享”兒子的疼愛與照顧,因而容易激發出嫉妒和不滿的心理。家婆很可能覺得因為媳婦的存在,拉遠了她與兒子的心理距離。
再來,對於你孩子生病的那件事,家婆覺得得罪了親戚沒面子,便狠狠地教訓了你孩子,還給了孩子一巴掌。這件事情,其實三方都有錯。你孩子雖然生病不舒服,但他也應該友善地告訴親戚的孩子,請他們離開房間。親戚的孩子擅自闖入別人的睡房,顯然不對。家婆問也不問就動手打孩子,這種處理方式也非常不好,因此三方的行為都有修正的必要。
在人與人之間的互動中,人際界線是十分重要的一個原則。家婆常拿你孩子的玩具和衣服給小姑的孩子,這種做法就是沒有適當的人際界線。就算是再親的家人,也沒有權利不問自取,去動用他人的物品,這是人與人之間的基本尊重。保持適當的人際界線不僅能減低分歧,更能發展出和諧的親密關係。
回到你最原先的煩惱,家婆不給你們搬家的原因是什麼呢?可能她覺得你們搬家後就不再理會她,令她變成被遺棄的老人,因此想要把你們拴在自己的身旁,才覺得踏實。其實搬或不搬,主權是在你們夫妻身上。你的丈夫需要挺身而出,向家婆表達與溝通,讓她知道你們搬家並不是想要拋棄她。小姑子也回孃家了,她可以在這個家充當陪伴的角色。
倘若你們真的決定了要搬家,那有什麼替代方案能填補媽媽的“不安全感”呢?可能每個週末都接家婆去新家住,或是經常回家婆家吃飯,順帶一些補品和禮物給老人家補身子。當然在你們搬家的前段時期,也要經常回去,讓她覺得搬家後並沒有太大的變化,好讓她感受到你們不是真的想要拋棄她。
相反的,如果你們繼續選擇與家婆同住,往往會因此而產生許多的衝突與矛盾,關係也變得更惡劣。可能有些觀念會認為這樣很不孝,倘若因著住在一起,經常產生矛盾與衝突,想必也無法讓長輩體會晚輩的孝心吧?人際互動的愛與美,就在於彼此的界線與尊重。若你在實際運作上仍有困難,歡迎繼續與曙光聯繫:010-766 0440,我們將會竭盡所能,繼續成為你們的扶持與幫助。衷心祝福你們,早日邁向更和諧與幸福的人際!
智慧之言:人際互動的愛與美,就在於彼此的界線與尊重!~陳志成
陳志成心理諮商師簡介:
曙光心靈成長中心創辦人、總監暨心理諮商師。
臺灣<輔導>與<性學>雙碩士;馬聖家庭事工博士生。
2011-2018年四度入圍馬來西亞十大傑出青年獎。
兒童遊戲治療專業文憑;超過11年的專業輔導經驗。
著有《可以說的秘密》、《隱形的翅膀》及《一同找到幸福》。
《花城心事》為了方便大眾給老師發問,目前開通了一條可以“投稿”的花城熱線011-5856 4048;任何想要向陳志成老師討教或述說煩惱心事的人,都可通過有關的聯絡號碼將故事及問題whatsapp到《花城心事》。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