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朱湖27日訊)“忙完水災忙消毒!”波德申馬華區會署理主席拿督葉理國強調,天災面前不談政治,只談救急。
波縣水災重災區的朱湖丹那美拉A新村,以葉理國為首的救災工作緊密展開,繼日前召集朝野地方領袖、社團、慈善組織代表及當地居民,共出動約40人連同森州SWM公司合力清理災後垃圾。
ADVERTISEMENT
不料時隔數日,丹那美拉C新村竟有4人同時確診事件,甫忙完救災工作的葉理國不得不親自上陣,前往4個隔離家庭進行消毒工作。

4確診者來自不同家庭
他接受《花城》訪問時指出,據他了解,4名確診者均來自不同的家庭,但當中有確診人士曾一同參與聚會而感染冠病,以致各自家庭成員需接受隔離,為了降低密切接觸者的感染幾率,他受家屬請求,獨自為4個確診單位進行消毒。
雖然在疫情期間,當地居民自行發起消毒團隊,惟所有團隊成員本身同樣有家庭,每次深入隔離家庭消毒,其實都冒著極大風險,故葉理國也以實際行動,證明能和團隊共同進退。
“這些民間自發的消毒團隊都是義務性質,他們希望通過小小的貢獻減輕居民的壓力,但對我而言,若我有能力完成,就無需時刻讓他們暴露在風險之中。”
葉理國認為,每當隨著消毒團隊到各地確診者家消毒時,都會感觸良多。因為團隊身上不僅揹負著30公斤的噴灑器,還有被感染病毒的壓力。
他坦言,儘管已為所有消毒團隊提供最好的防護裝備,但畢竟要深入確診者家庭,必須謹慎為上。作為團隊領袖,葉理國強調自己更需要身體力行,以實際行動證明,自己願意與他們共同進退,而不是當個只懂指揮他人的領袖。
欣慰團隊成員不曾抱怨
從疫情期間到水患災難,葉理國指團隊從未停止協助有需人士,自己除了處理日常民生問題,也要幫助團隊徵求物資來源,眾人各司其職,確保有足夠的援助品提供,所幸團隊成員不曾抱怨,讓他深感欣慰。
“這些團隊成員從‘白旗運動’開始之前,除了為各自新村提供援助也逐漸壯大,為整個朱湖區有需要的各族伸出援手;更難能可貴的是,他們當中有著不同的政治背景,卻能在危難時刻挺身而出,我們之間不談政治,只談救急。”
他透露,這期間在朱湖區“忙進忙出”,也有朋友會關心詢問“難道不累嗎?”不過,葉理國面對記者相同的提問,他爽快答到:“真的不覺得累,因為這些付出,都會有回報。”

行動才是最實際
葉理國解釋道,所謂的“回報”其實是來自當地村民的真心讚揚,甚至有村民因此主動加入了丹A關懷小組,希望能成為義工,一起為村民服務。
“當付出被看見,其實也轉化成為動力,有些時候,真的無需把政治掛在嘴邊,因為對民眾而言,行動才是最實際。”
葉理國以丹A水災情況舉例,當地逾百戶人飽受水患之苦,所有災黎的傢俱幾乎報銷,整個新村損失至少100萬令吉,災黎面對突如其來的經濟壓力,可想而知。
自問沒辦法為災黎彌補逾百萬的經濟損失,只能通過身體力行,召集人馬共同為新村清理滿村的垃圾,在低迷的時刻,提供精神上的關懷。
“勿以事小而不為,多一分力量就能感染更多的人,共同為這個社區服務;不管是疫情或天災,對陷入困境的市民來說,小小的幫忙作用非常大,他們(受惠者)會看在眼裡,記在心裡。”
他坦言,作為一名政治領袖,自己的行為難免被形容與政治掛鉤,但他對此有不同的見解,在政治角度,自己並不願成為“指揮型”領袖,顯得難以服眾;而在服務社區的角度,親自上陣更能感染身邊人加入,壯大貢獻社區的力量。
“有些地方難免會鞭長莫及,但只要每個社區都有團隊在,市民一旦需要協助,就不怕求助無門。”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