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口1日讯)自从具有历史成份的马口私塾曝光后,它能否成为马口文化历史遗产永久保留,已成为市民热议的话题。
屋主迁移 他人租住
这间近百年历史的马口私塾位于巴都峇加村门牌195号,目前几乎100%保持原状,屋主锺伟麟(79岁)在30多年前搬离后,目前租给曾吉生居住。
ADVERTISEMENT
私塾能否继续留存的关键在于地主的决定,因为私塾的土地属于地主,在当年政府条例及历史因素下,许多人都是租地建屋,包括这间私塾也是在这种情况下建立的。

换言之,类似的屋子处于的情况是,屋地是属于地主,屋身才是屋主的资产,一旦地主要利用屋地作发展用途,屋主就随时要搬离。
因此,这间当年由“马口第一位教师”谢天申执教的私塾文化遗产,能否长久保存,取决于地主的首肯。

黄茂松:交由后代接手
地主黄茂松(80岁)受询指出,私塾屋地处于一张大地契,如果土地以后要发展,涉及的房屋都受到影响,当然私塾也不例外。
“而且私塾的板墙和屋顶已经陈旧破烂,能够支撑多久没人晓得,万一建筑物在风雨中倒塌,就无法挽回。”
他也说,自已年纪也不小,以后由后代接手,决定权力也不在自已的手里;据了解,当年谢天申傍晚去喝茶的“谢堂茶店”也是属于黄茂松的土地,因此这两间都具有历史性和故事性的建筑物能否继续保存,目前还未有一个定案。

锺绘名:文遗一旦消失永无痕
马口中华商会秘书锺绘名说,文化遗产是无价之宝,一旦消失就永无痕迹,因此一些国家拼尽洪荒之力,也要向国际社会申请具有历史价值的地方成为世遗。
他说,上述两间老屋因为一间是马口私塾,一间是私塾老师谢天申当年光顾的茶店,两间都近百年历史,还保持原状,十分难得,无论是让后人凭吊,或供外来游客参观,都具有其历史价值。
锺氏说,马口具有历史价值的古迹不多,如果上述两屋都能长久保存,的确是个不错的文化古迹。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