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嵩杰 | 浮罗交怡与普吉的故事



月前先后到访浮罗交怡与泰国的普吉,这两个岛皆是著名的国际旅游胜地,也是马泰两国当仍处疫情管控的时期,最先对外国外旅客开放的旅游泡泡特区。
浮罗交怡土地面积达479平方公里,而普吉岛则达576平方公里;但前者长住人口约9万,而普吉岛人口则逾38万6千人,至于华裔人口,浮罗交怡不到5%。
ADVERTISEMENT
网上一番搜寻,竟没找到普吉岛人口结构的资料,或许泰国人口统计没有区分华裔人口,经过数百年的折腾,泰国华裔基本上已融入泰国社会。
但让我惊讶的是,普吉岛老街区竟遗留不少华裔先辈创业的成果,尚有一个颇具规模的普吉泰华博物馆,展现以双语呈见的内容,让人意想不到, 普吉岛这个充满声色犬马的热点旅游区,竟还保留不少华裔先贤开疆辟地的历史文化景点,以及奋斗事迹。
马来半岛主要州属开伐史,都与采矿业密不可分,当锡矿业逐渐走入低潮,橡胶笃棕油种植业取而代之,成为国家经济旺盛的火车头;普吉岛华族开拓史,与马来半岛经济历史进程,竟有惊人相似之处。
获得一位泰国学者安排下,我访问老街区一家叫茂升的老字号,这个吴姓家族经营的老店,开始是经营国外进口钟表及修钟表的业务,第二及第三代逐渐转型至树胶及棕油种植业。
原茂升后来被第三代传人,大手笔打造成精品民宿兼家族博物馆,如今是老街区的一大休闲亮点,保留了文化传统的特色;与业主交流下,才了解上一两代人,与梹城经贸和文化上有切不断的脐带,第二代传人在年少时就被家人安排到梹城锺灵中学求学。
至于浮罗交怡,与普吉岛同样面向浩瀚壮丽的安达曼大海,绮丽漫妙的海湾海滩各具特色,但浮罗交怡却少了普吉老街区先辈,早年那种奋斗苦干的生活味道,游目四望,都是人为打造现代化的旅游建设。
在参观三年前才建好,造价上千万的交怡海南天后宫,她是岛上唯一最具代表性的华人文化景点;我还以为这是前首相的“功德”,那料主持人告知,这个天后宫所在地,当年要申请转换为神庙地,过程复杂。
前前伊斯兰党籍吉州务大臣表示,根据条例,建民俗庙地点范围多少公里之内,不能有伊斯兰教堂,可是他强调法律是死的,最后由他批地让天后宫建起来,我再追问现任同样是伊斯兰党的现大臣,民众对他的看法如何?答案却是负面的,这是交怡旅游意外听到的政治故事。
浮罗交怡最具代表性的旅游热点,是搭缆车上山,在孤月型弯桥上欣赏无敌海景,但我却忘不了普吉岛上,一个交通圈中央竖立的纪念碑,这个碑是以人为主题,雕塑渔民、农民、劳工等人物的形象,旨在反映这个岛有今天,是由这些普通人打造起来的。
浮罗交怡今天的荣景,无疑是获得强人政治的加持,但徒有表面的丰功伟绩,却少了包容各族和各阶层贡献的文化内涵。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