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芙蓉5日訊)芙蓉萬茂新村在大年初一“喜見”20個以“KBM”字母開頭的新路牌,卻惹怒村委李光興,稱向市議員建議以“南、北、中區”命名卻不被採納,如今還先斬後奏,在沒有通知村委的情況下“悄悄”安裝路牌。
他指出,萬茂新村是芙蓉具有歷史性的新村之一,早在半年前,他曾向市議員提議,若要為萬茂新村“無名路”命名,理應選擇具有歷史及代表性的名稱,除了沿用村民更熟知的“南區”、“北區”及“中區”路外,其中3條道路則應以人名命名。
ADVERTISEMENT
“KBM”為萬茂新村縮寫
李光興也解釋道,新設路牌“KBM”字母為萬茂新村的馬來文縮寫即“Kampung Baru Mambau”,然而,上述路名對當地人而言,不具備任何意義,因為早在1954年迄今,村民都是以中、南、北區來區分村內路段。
“萬茂新村佔地57英畝,當中有200戶單位,由於很多道路都沒有名字,村民多年來都以中、南、北區分路段,從牌樓直到達民眾會堂屬於中區;左右兩側則分為南區和北區,但新增路牌卻一律以‘KBM’字母開頭,導致很多村民根本不理解上述字母意味著什麼。”
根據萬茂新村圖測顯示,原本的中區道路分別為KBM1至3路及10路;南區道路為KBM11至20路,至於北區道路則命名為KBM4至9路。
他認為,為道路命名本是一項好的措舉,因為地方政府從去年始,在各新村所有道路增設路名,一方面讓地方政府統一規劃,另一方面為快遞員或郵差提供運送便捷。
“早在半年前,已有新村道路已完成命名並安裝路牌,我也向州議員提及此事,建議將其中一條道路,以萬茂新村第一任村長命名,惟在場的市議員卻堅稱不能以人名為道路命名。”李光興也不作糾纏,僅要求路名需以南區路、北區路及中區路命名即可。
他補充,萬茂新村在1954年至1961年間成立新村地方議會,並採取民選方式選舉村長與村委,而當時的第一屆民選村長為鄧仁,他不僅是全村村民投選出來的村長人選,更被委以重任長達32年之久,儘管鄧氏屬馬華政黨,但他對萬茂新村的貢獻卻是功不可沒。
建議以首任村長名命名被拒
“以首任村長為其中一條道路命名的建議,並不為過,雖然最終還是被拒絕,即便如此,新村路名也不該以如此敷衍,直接採用萬茂新村(KBM)1路到20路,全然磨滅了新村獨有的歷史特色。”
李光興指出,有關道路命名一事在半年前的口頭討論後,也完全沒有了下文,儘管他偶爾仍會向市議員追問進度,卻沒有得到明確的回應。
直到村長鄭進蕊適逢大年初一,赫然發現多個新村路路口“靜悄悄”地豎立起新建路牌,才驚覺地方政府不僅沒有采納建議,甚至以先斬後奏的方式,在沒有告知村委會的情況下,建好路牌。
他強調,作為萬茂新村的村民,他認同地方政府為新村設路名是利民措舉,然而,政府也必須聆聽名意,而非漠視民眾的建議,甚至一意孤行,最終不僅得不到村民賞識,反落得“吃力不討好”的下場。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