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德申6日訊)南方詩社和南大中文系一班詩人在社長王潤華教授帶領下,踏入了蘆骨老街,面朝馬六甲海峽,在夕陽餘暉下吟詩朗誦,追尋兩名中國清朝人物葉亞來和康有為留下的足跡。
這些詩人從週一來到蘆骨開始就日日與詩融匯,分別在蘆骨、芙蓉和丹絨端這些充滿英雄傳奇落難再發跡之地尋找靈感,創作了多首行雲流水即興寫下的詩歌,為華文文學未來子弟們傾囊相授鋪路,一行人滿足於此聽風上山之行,收穫豐碩。
ADVERTISEMENT
他們一面朗誦詩歌自娛自樂,也訪問芙中和波中和學生交流和授課,讓學生明白詩人旅途的點滴,鼓勵學生從生活領域創造文學作品,詩源自生活,道出內心感受,走出一條屬於自己創作之路。
登塔朗誦《丹將敦島》
他們最後選擇在波德申丹絨端古老燈塔上,朗誦逃難的清朝末代大臣康有為因為百日維新失敗逃難至丹絨端寫下的詩歌《丹將敦島》,有始有終結束了南方文學之旅的森州站。
葉亞來和康有為皆是清朝時代的人物,兩人雖然不同年代,但都曾在這裡落難留下影蹤,葉亞來無處可去時輾轉來到蘆骨礦場當籍籍無名的廚師,後來北上才在吉隆坡發跡成為開埠功臣;康有為則在清末屬於當時的保皇派而受到慈禧太后派人追殺逃難來到丹絨端躲了一段時日,後來也是北上檳城得以脫險。
登丹絨端山 感受詩人苦中作樂
王潤華在康有為曾經踏足的丹絨端山上朗誦這名清朝詩人的詩歌后感概表示,背向燈塔面向大海看著夕陽紅,完全可以感受中國著名詩人當時逃難至此地的苦中作樂,康大詩人的闊達胸襟流露在當時受困在這個海角創造的十多首作品中。
“我們從南向北來,感受到大自然的原始面貌,漫步熱帶雨林來到這燈塔,追尋康有為的足跡,朗誦他的詩歌,聲音在山上旋繞,那是一種觸動心絃的感動,這是一個很強而有力的心靈震盪,深深影響我們年輕詩人未來創造方向,我們馬新文學詩作走對了路。”
他在蘆骨老街壁畫朗誦時,特別帶上充滿神秘感的面具朗誦自己的創作《皮影戲》,倍增學生們和一班詩人對這個小鎮歷史的好奇感,當時的葉亞來只是一個礦場的廚師,卻因膽色而受到賞識變得壯大了,從芙蓉舊稱的雙溪烏絨一直殺上吉隆坡,這是一個英雄從蘆骨崛起的傳奇故事。
張永慶:和詩人二度登塔朗誦
波中校長張永慶感謝南方詩社和南方大學中文系的詩人為學生的付出,最得益的是對文學詩詞有興趣的學生,這次選擇在蘆骨、波中校園和丹絨端朗誦都有不同程度的意義,這也是他和詩人第二度登塔朗誦,第一次是在六年前,當時的中學生已是大學生或者大學畢業,但是這個繞山朗誦永遠烙印腦海中影響深遠。
《丹將敦島》 康有為
燃燈夜夜放光明,打浪朝朝起大聲。
碧海蒼天無盡也,教人怎不了無生。
大海蒼蒼一塔高,秋深絕島樹周遭。
我來隱兒無言語,但聽天風與海濤。
北京蛇豕亂縱橫,南海風濤日夜驚。
衣帶小臣投萬里,秋來絕島聽潮聲。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