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芙蓉17日訊)“想要有個家,一個不需要多大的地方……”患癌男子無家可歸,住在潮溼、異味燻人的公廁近3年。森州同善福利協會冀熱心人士伸出援手,讓麥景新三餐溫飽和一個家!
“天熱開空調,天冷蓋棉被”早已是城市中最普遍的生活方式,但對遊走在社會底層人士而言,高床暖枕卻是遙不可及的奢望。芙蓉文化街每晚的夜市也吸引了不少饕餮,尤其是週末入夜後,民眾或遊客也會來到這裡尋找街頭美食。
ADVERTISEMENT
然而,在熱鬧繁華小街旁的公廁裡,麥景新(58歲)卻過著與之違和的生活,文化街公廁對他來說,不僅是工作的地方,更是他居住長達近3年的“家”。
據瞭解,麥景新大約在2年多前的行管令期間,就“入住”了文化街公廁,早年的他則是負責打理芙蓉公市的公廁,他當時還在公市附近租了一間房,卻不知何故,他最終輾轉到了文化街公廁,這一住就是近3年。
陳雲欗:曾因病發住院卻逃出來
森州同善福利協會主席陳雲欗通過該會福利組組長林美伶,瞭解到麥景新的慘況後,聯同署理主席鍾煌邦、副主席遊寶嬌、林美珠、王桂蓮、財政莊靜芳及食物銀行主任李玉蘭前往文化街公廁探訪麥景新,並冀望能提供對方所需的協助。
陳雲欗向《花城》記者透露,根據熱心人士提供的資料指出,麥景新是一名癌症中晚期患者,然而,平日為了多賺取生活費,他始終不願離開公廁收費櫃檯半步,甚至有知情人士向陳雲欗透露,麥景新曾在2周前病發,被送往芙蓉端姑查化醫院治療,然而他卻在住院期間偷走,寧住公廁不住院,就連醫生和警員也無可奈何。
“正常人都會快速逃離臭氣熏天的廁所,更何況麥景新還是一名癌症病患,以他目前的情況看來,這樣的生活真的很糟糕。”
疑腫瘤導致難以言語
記者聯同同善福利協會親身到文化街公廁探訪麥景新時發現,其右耳後方出現偌大的腫瘤,也可能因此導致麥景新難以言語,在整個對話過程中,他無法準確言語表達,只能以點頭或搖頭回應記者提問,甚至對於自己的經歷,麥景新還出現記憶混亂的情況。
與此同時,眾人在探訪期間,碰巧遇上打包午餐給麥景新的芙蓉文化街打理人歐福成,對方坦言,麥景新其實還有一名兒子及胞姐,他在上週也曾因麥氏生病拒絕接受治療,故聯繫上其兒子,要求對方前來探望並勸說父親治病,但最後仍是不了了之。
至於麥景新的胞姐,則會不時與歐福成保持聯繫以瞭解其狀況,惟對於麥景新家中的情況,歐成福並未多談,僅無奈感嘆“家家有本難唸的經”。
收入來源僅靠公廁收費
歐福成透露,麥景新如今身體孱弱,行動緩慢,經常在清理廁所衛生時會一直跌到,平日也只能靜坐在公廁收銀臺前,直到入夜後,就直接躺在冰冷堅硬的地面上睡著。
“他的收入來源全靠公廁收費,之前幫他物色到一個合適單位,但每月租金350令吉,他也因為負擔不起,最終還是選擇把公廁當成了家。”而聞言的陳雲欗也詢問麥景新是否想要一個家時,儘管言語表達困難的麥景新,也直直地點了點頭,表達對“家”的渴望。
合捐善款購床褥
陳雲欗坦言,她曾在上週首次與會員一同探訪過麥景新,由於其情可憫,出席探訪的會員當時合捐了250令吉給他暫解一週膳食問題。惟當時眾人並不知道,原來麥景新連最基本的床墊也沒有,平日只能躺在地上休息。
“後來,文化街打理人也拿了其中的100令吉,幫麥景新買了一張床褥,讓他終於不用睡在冰冷的地面上。”
她指出,儘管不瞭解為何麥景新無法與家人同住,但對於一名將近60歲且患有癌症的長者而言,麥景新的情況實屬讓人心酸,讓陳雲欗直呼“人間悲歌唱不完”。
“從他在醫院出逃的情況,我大概理解其中緣由,很多老一輩人對醫院非常忌諱,擔心入院後會‘走’得更快,但很多長者還有家人的陪伴和開解,尤其是癌症病患更需要,惟他只能孤苦無依地獨自面對一切。”麥景新如今行動不便,就連從椅子上起身也相當困難,更遑論要長期居住在充滿細菌的公廁內。
擬找人贊助膳食住宿
陳雲欗瞭解到,麥景新每日三餐是依據當天的公廁收費而決定,這也意味著,倘若公廁無人“光顧”,麥景新就無法正常開飯,為了解決其三餐不繼的問題,森同善福利協會將為麥景新尋找膳食及住宿贊助人。
她指出,由於芙蓉文化街附近有不少熟食檔和食肆,陳雲欗將尋求業者的幫助,即為麥景新提供一日三餐,每月膳食費則由同善福利協會承擔,與此同時,該會也呼籲熱心人士,能夠資助麥景新獲得新住所,讓其生活環境有基本的保障。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