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整个下午都在听着孙燕姿AI合成声音,在翻唱周杰伦的歌曲。毫无违和感,甚至有这么一个刹那我觉得AI孙燕姿唱得比周杰伦好。
AI普及化,大家都在疯传着什么样的行业会被AI取代,就职、学新技术、新项目培训都在打着这个行业不会被AI取代的噱头。其实,弱肉强食,长江后浪推前浪本来就是社会定律。AI时代以前,表现不好的,依旧会被社会淘汰,依旧会被新人取代。所以被淘汰、被取代,不是AI时代来了,人类会面对的问题,这是弱者会需要接受的事实。
ADVERTISEMENT
既然被比自己更优秀的人淘汰,比自己更好的人被取代已经是社会定律,代怎么就来到了同样也是由人类创造出来的AI,人就开始对被AI取代,感到焦虑?
这里有一个看似混淆又极为重叠的概念,取代和协助。相信至今,借用chatGPT完成任务的人比比皆是。但你在借力人工智能,减轻负担和脑力的时候,是否意味着你的专业离被取代更靠近? 又或者如果你拥有别人所不能极的视野、判断力,人工智能就会是你最得力的助手,帮助你完成更艰巨的突破,创造出更超乎的作品?!这是重叠的标准,同时也是同一件事情。
不管AI多么迅速、多么能干,做为一个人,完成好好做人的本分,还愁什么被不被取代的?!做好你的本分,强化个人技能,扎稳个人情绪,打造个人专业,维护有效人脉, 这些做人法则,不管AI有没有显现,都是毕生的功课。所以,凭什么一个科技智能出来以后,让人乱了梦想,乱了规划,乱到甚至在想是否应该这个时刻转行?
AI只会淘汰不进取、不上进的人。如果你真是一个有价值的人,社会之大,还怕找不到你的一席容身之地?亦或者说,你现在处在的位置是浑水摸鱼得来的?所以面对科技冲击,才会如此焦虑?
我在听着孙燕姿AI合成声音翻唱周杰伦的时候,脑袋出了两个脑洞,音乐人创作更自由更多可能性了,同时原创版权问题也来了。再者就是,以后演唱会的票将会越来越贵。
面对科技巨人入驻全人类的日常生活,我想,还是 “真“ 最可贵。我顿悟,珍惜每一个可以看得见摸得到的工作伙伴、战友,甚至那些有点看不顺眼的同事或业务员,因为庆幸这一些都是真真实实的人,而这些交杂着喜怒哀乐的情绪,因为不完美而真。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