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口31日讯)近年来,闪电水灾成为马口一个让人倍感棘手的问题,尤其是朱区新村和巴都峇加新村之间小河,由于存在瓶颈状,以致近10年来,每逢下雨就会淹水,如今获得政府拨出重资分阶段进行治水工程,第一阶段已完成,第二阶段工程即将动工。
朱区新村及巴都峇加新村之间,是以一条小溪,即是如今的大排水沟为分界线,一侧是朱区,另一侧是巴都峇加新村。
ADVERTISEMENT
这条小溪在多年以前一直是朱区和巴都峇加新村居民及孩子玩水洗澡好去处,泡在冰凉的河水里,让人暑气全消。

上游大事发展 小溪不堪负荷
然而随着上游环境大事发展,小溪的流水量大增,以致每逢下大雨时,水位迅速上涨,涓涓溪水变成咆哮黄龙,由于其中一段河道出现瓶颈状,流水无法顺利排走,以致时常发生闪电水灾,淹没河边屋子,因此治水成为朱区新村历任村长的首要任务。
2023年2月份,森州行政议员兼马口州议员张聒翔到朱区一带巡视后宣布,政府将拨款逾百万令吉,在朱区新村进行第一阶段的治水工程,即把该处原有的3座桥樑,提升为拱桥,以及重建四周排水沟,希望能够疏通流水。
第一阶段的工程,主要是专注在将两个新村之间,3座原有桥樑都提升高度,改换成拱桥模式,希望能够减轻桥底杂物阻塞排水去向的问题,让流水更顺畅。

暂关闭平民屋下山桥樑
随着首阶段工程已在不久前竣工,当局在近期内,开始进行第二阶段的治水工程,这次工程范围是在马口美丽花园组屋通往巴都峇加路,靠近平民屋的下山的桥樑之处,而且将会暂时关闭该处长达数日,以进行加阔桥樑的用途。
张聒翔告诉记者,由于该路已俨如巴都峇加一带村民前往马口市区的主要道路,因此当局会进行各种评估,以设法在进行工程之余,不会对居民的进出交通造成太大干扰。
第二阶段工程已在8月22日动工,过程中或许会对居民造成一些干扰,他希望居民给予耐心和配合。

基设费都用在扩大水沟
据知,从过去马华时代的巴都峇加新村及朱区的新村村长,到如今希盟村长,每逢闪电水灾发生都会变成箭靶,被居民打电话轰炸。
一直以来,政府管辖新村的部门每年都有拨出一些款项做为发展新村用途,村委会除了用于提升新村基设之外,提升大排水沟也成为另一项重要任务,希望能够使排水更顺畅。
在马华时代,各村每年都会获得10万令吉基设发展经费,朱区村委会一般都是利用做为扩大排水沟的用途,而这种传统也一直保持到希盟执政的年代,大家都有共识,治水解决闪电水灾,是朱区最主要的民生问题。

沟两侧内缩须拆住家部分结构 遭反对
回顾过去,森州政府曾经于2020年拨款30万令吉,做为朱区及巴都峇加两个新村的治水计划,但工程师建议,在工程范围内的沟渠两侧必须往内各收缩3公尺(10呎),而且工程必须获得两岸居民同意才可进行。
2020年7月24日,张聒翔在巴都峇加新村民众会堂,召集沿岸居民,与各部门进行长达半小时的对话会。出席者有10余名居民、仁保土地局及工程部官员等,以确认居民最终意愿。
但是大部分沿岸居民举手表明反对两侧内缩的建议,以致巴都峇加与朱区新村交界河流扩大的治水计划遇到阻力,最终不了了之。
由于工程将会导致住家部分结构拆除,居民当然持反对意见,一旦同意让位,不仅住家范围缩小,进出很不方便,而且厨房、车房、围墙等都受影响,代价非常大,因此大部分沿岸居民反对两侧内缩的建议,以致治水计划最终不了了之。
2022年10月18日,仁保水利灌溉局、仁保市议会及土地局等单位,再次与马口巴都峇加新村及朱区新村交界处的地主温观胜及7名居民进行对话,并汇报最新的工程情况,地主及居民同意让政府进行提昇大沟渠工程,但是在施工期间,若是有任何屋子或车房结构被拆除,承包商在工程结束后必须重新修复。
过后第一阶段工程于2023年初开始动工,如今已完成。

锺政光:水灾问题仍未彻底解决
虽然第一阶段工程完成,但是最近每逢雨量过大时,闪电水灾还是会发生,只是退水速度变快,因此居民都希望接下来的工程会继续进行,彻底解决水患问题。
朱区新村社区管委会主席拿督锺政光接受《花城》社区报记者询问时说,朱区新村的水灾问题仍未彻底解决,因此将会继续争取拨款继续提升。

工程有一些瑕疵待改善
一些居民有向他反映,虽然第一阶段的工程已完成,但是承包商并没有清理工程留下的废置建筑材料,丢在桥边,有些木材上还有铁钉等,对居民而言相当危险。
此外,他认为,第一阶段的工程仍有一些瑕疵有待改善,例如衔接民宅的水管横越大沟渠,反而成为阻塞垃圾,造成流水受阻的情况,一些工程完成后,承包商并没有围起围栏,对居民有着危险性。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