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肉一直是我國各民族人民喜愛和歡迎的肉類來源,政府一直嚴控它的價格以免突然價格暴漲讓人民吃不起吃不消引起民憤。
歷任的政府都把雞的課題玩的通透,因為和人民生活習慣息息相關,只要保護雞的價格把它壓低,就能壓得住民怨,吃不到雞肉才是大問題。
ADVERTISEMENT
過去幾年因為成本猛漲,加上津貼遲遲不到位,許多農場減產導致我國一度面對雞肉和雞蛋短缺,當時政府擔心雞肉和雞蛋起價,迅速解決發出補貼金問題和將肉雞和雞蛋列為統制品控制價格。
政府從11月1日起正式取消實施多年的雞肉頂價措施,允許雞肉價格按市場需求自由浮動,原本一起浮動的雞蛋價格最後一分鐘煞停繼續受到管制,政府就是如此伸縮自如,可以根據不同情況臨時改變主意和政策方向,見機行事說成是保護人民。
部長高官們不理會物價自由浮動的市場定律,繼續玩弄雞的課題搞個人主義,發表價格浮動不代表能夠超越以往的頂價,這樣和之前的管制令有何分別 ?再管下去就像吃不到本地米那樣,全部人要吃進口冷凍雞。
官員繼續在市場監督,不應該只是巡查小商鋪,不應該從最底層查起本末倒置,就像本地米不足和雞肉短缺,有官員籲請人民不要搶購和囤積本地米,不要吃雞肉可以吃其他肉類代替。
高官們比誰都瞭解問題的根源,最上層的換白米包裝和拖延養雞津貼才是最大問題,而不是每回都謊稱是小商家囤貨或者賣貴,再度扮演監督價格的人民英雄,一股為人民全力以赴的惺惺作態又湧現。
官員瞭解雞肉價格偏高偏低的原因,因為農場是根據產量和需求定價,現在是市場低迷的淡季,明年的雞價才是挑戰,難以避免雞肉價格自由浮動後一直漲價,養雞場日後若漲價,小販只能“貴來貴賣”,消費者只好逆來順受。
政府在制定政策時應該考慮短期和長期影響,確保政策的連續性和穩定性,以促進國家的可持續發展,我國政府政策的反覆已經是輪替政府政治環境的一部分,反映了不同政府之間的差異和政策取向,往往會隨著不同政府的上臺而發生變化,人民對政府反覆已視為政治常見現象。
政府政策的反覆並不一定都是負面的,如果真的是為了人民的需求和需要,政府見機行事絕對是好事,但是卻不能反覆無常改了又改,完全根據個人喜好來奉承某些領袖而做出勞民傷財政策,這樣會把雞和人都玩殘的。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