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知港26日訊)向來以黃梨、玉蜀黍、榴櫣等農作物聞名的知知港,如今卻因土地、氣候等原因,產量大量減少。
榴槤雖然已經開始上市,但是沿途從芙蓉往返知知港的途中卻不見有大量的榴槤檔口。不僅如此,當地在過去大量種植的黃梨和玉蜀黍,如今卻鮮少見到攤位在售賣,幾乎不見有當地生產的農作物。
ADVERTISEMENT
知知港本來就在地勢較高的山地上,所以無論水質或氣候都非常適用於種植,加上當地周圍都是農業地段,所以一向來都有種植橡膠樹、榴槤、黃梨、玉蜀黍等,而且農作物也很香甜美味,積極推廣後更成為許多人慕名前往購買的土產之一。
颳風下雨榴槤掉落
然而,近年來知知港的情況卻有了少許的變化。據瞭解,很多地主因為貓山王等名種榴槤有市場價值,因此都紛紛將本來種植其他農作物的地段,改種榴槤。只是,近幾個月因為遇上颳風下雨,令榴槤樹上剛結好的大部分果都掉落。
據瞭解,知知港的榴槤多數都會運送至雪隆一帶,而且市場需求高且價格也能賣的較好。無論如何,這一幫的榴槤因為天氣的關係,相信維持的時期會比較短。
劉富興:名種榴槤多運外地
知知港新村村長劉富興則告訴《花城》社區報,農業地圍繞的知知港現在多數都已經在改種植榴槤,包括黃梨地,所以農作物水果也會比過去少了一些。
“除此之外,這一次因為每次下雨都風大雨大,所以很多剛結的果都會被打落。加上現在種植的多數是名種榴槤,所以多數會運輸到其他地方賣,所以這裡會看到比較少。”
他也說,過去黃梨基本上一年多的時間才會有收成,所以很多改為種植榴槤。目前這裡很少看到本地所種植的榴槤,但有一些攤位的榴槤也是從勞勿運送上來這裡賣。
他更說,以前自然生長的榴槤果樹,每一年都是固定在年頭或年杪的時候就會有一幫的榴槤,然而現在已經不同,由於很多果樹都有施放有機肥料,所以長年都會看到榴槤的蹤跡,不過施肥也會導致果樹容易得病,所以品質也會有參差。
無合適地點設地標
知知港除了農作物外,以前也以壁畫景點、道地客家菜餚吸引遊客前往,不過如今新鮮已過,知知港也繼續尋找新點子,再次激發當地的旅遊業,吸引人潮前往。
據知,目前已經有藝術家答應為知知港設計地標,概念則是當地盛產的榴槤和黃梨,然而一直無法在知知港的入口處尋找一個合適的地點,要不是涉及到水管公用設施,一旦要維修就需要更大的工程。
盼有市集吸引人潮
劉富興說,知知港在冠病疫情前每個月都固定會有一次夜市場,但是開放後消費者的消費形態已經有很大的改變,所以除了飲食業之外,很多行業也被網購平臺取代。
“目前當地只有非固定時間的餐車,因此希望日後可以誕生一個可以吸引人潮的市集,帶動當地的旅遊業。”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