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於莊子的“能者多勞”,形容能力強大的人得付出更多的努力、承擔更多的責任,本意上是一個褒義詞,對人的能力誇讚,也表示對能者抱有展望與期許。
不過,若能幹所換來的結果是多勞,那是否意味著越優秀的人,幹得越多、越累;而平庸的人幹得較少、越輕鬆呢?這似乎成為貶義,甚至是一種負擔與壓力,更體現了資源分配不公。
ADVERTISEMENT
近來從身邊朋友聽到一些怨氣,害怕在工作上“展現實力”,因為一旦被上司看見後,恐怕被“榨乾”,不停地要求接任務,目前已經涉及多個項目,導致自己處於倦怠的狀況,生活與工作失衡,對工作失去熱忱,只剩下一堆埋怨。
相反地,朋友公司另外一些同事,尤其是資深同事,則以“裝弱”或“裝忙”來逃避責任。但是在工作後還能相遇“裝弱”同事聚餐,這令朋友非常不滿。
我想,倘若朋友因疲憊或不滿離職,恐怕公司團隊會面對人才流失的問題,整體實力也會大打折扣,帶給公司及團隊損失能多多勞的文化已不再管用,甚至有此思維的上司,或許在為自己的企業或團隊設陷阱。
這是因為當今社會講求公平地分配資源,賞罰分明,同時工作之外也注重生活品質。為此,能者多勞文化不僅削弱了團隊成員合作的精神,也可能讓團隊分裂,各自為政,整體效率下降。
相反地,若任務均以公平分配,給予培訓及相同的發展機會,團隊相互扶持,工作氛圍和睦,工作效率想必大大提高。
每個人都有獨特的優勢與劣勢。若一味地讓“能者” 承擔更多的任務,實際上也忽略其他員工。而不同的員工在不同領域具有不同的能力和潛力,過分依賴“能者”讓有真材實料的員工被埋沒,英雄無用武之地呀。
一個優秀的團隊應該是使用每位成員的獨特價值,給予空間讓他們在擅長之處發揮,同時也有適時地休息,而不是讓“能者”一肩挑起所有責任。
能者多勞?別傻了。工人有工價,這是我較為提倡。若真的發現團隊裡有人才,那就以高薪或更佳的福利留住對方,畢竟人總是往高處去,至少上司付諸行動,以實際行為如金錢作為欣賞價值,而不是以“能者多勞”的思維綁架員工價值。
能者不一定要多勞,也無需多勞才能體現自己是能者。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