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录
我的股票|星洲网 我的股票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地方

|

花城最热点

|
发布: 11:44am 11/10/2024

鱼头米粉

舌尖上的森美兰12大美食

鱼头米粉

舌尖上的森美兰12大美食

50年代小贩因饥饿顾客启发灵感 剩鱼头创出驰名美食

供星洲网:/50年代档口小贩 材料剩鱼头和米粉 应付饥饿顾客无心插柳研创出“鱼头米粉”
鱼头米粉的汤头,需要时间的熬制便会自然形成奶白色。(示意图)

(芙蓉11日讯)起源在芙蓉50年代,一名卖粥和炒粉的小贩,为了应付饥肠辘辘的顾客,将店里所剩的鱼头和米粉焖煮,后来也在该名顾客的建议下,最后形成了鱼头米粉这一道地美食。

森美兰咖啡酒餐旅商公会不久前推出《》手册,囊括了本地12道经典美食,包括捞生、全马独创的芙蓉烧蟹、鱼头米粉、鱿鱼米粉、古早味叻沙、芦骨烧肉、海南古早味沙爹、烧包、肉碎濑粉、牛腩粉、猪腩粉、客家面。

ADVERTISEMENT

鱼头米粉发源自芙蓉

多数的美食发源典故其实在各大的媒体平台上都能略翻出一二,不过却很少人知道鱼头米粉的最早发源地也是来自森州芙蓉,并且是在无心插柳的情况下诞生并推出,且广受好评,直到现在也被认为是“在其他地方也吃不到的味道”。

鱼头米粉是大约1952年时无意中烹煮出来的一道美食,而发明这道菜的则是一名海南籍的粥档小贩,以档口只剩下的鱼头和米粉“碰撞”而成的火花,推手则是当年被称为“字花师爷”的顾客。

供星洲网:/50年代档口小贩 材料剩鱼头和米粉 应付饥饿顾客无心插柳研创出“鱼头米粉”
已故邢福春是当年无意中研发出鱼头米粉的档主。
邢益华:父亲从焖煮改良成奶白汤

“春记”是当年在李三路的一个卖鸡粥、生鱼粥以及炒粉的档口,而档主则名邢福春,在50年代开始营业直到1976年退休,并在1978年离世。

他的儿子,也是森美兰咖啡酒餐旅商公会总务的邢益华告诉《花城》社区报,当年也从父亲口中得知鱼头米粉的由来,并记得当时候是英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登基的那一段期间,举国欢腾,父亲的生意也忙的不可开交。

“相信是临近要打烊时,一位‘字花师爷’光临,但是父亲的材料都已经卖完了,只是剩下当时没有人会拿来做菜的鱼头,以及还有些许的米粉,该名顾客因为太饿了所以要求父亲用这两种材料随意煮。”

他说,当时父亲是用焖煮的方式,顾客也回馈表示好吃,但只是稍微“干身”了一点,第二次父亲又煮了这道菜并做的比较湿润,该位“师爷”顾客认为如果能有一口汤喝就更完美了。

他说,当年是使用火炭炉,一共两个,当父亲第三度要再煮这道“鱼头米粉”的时候,将用鱼头和鱼骨所熬煮的汤放在其中一个炉上熬,然后忙着其他的点单,过了一段时间发现,熬煮的汤竟然变成了奶白色,也是如今大家众知的鱼头米粉。

鱼头鱼骨熬煮产生奶白色

可能不少人会认为,鱼头米粉烫头其中一个材料是加入淡奶才有这般颜色,但其实鱼头和鱼骨经过时间的熬煮,自然变色。

邢益华说,最原始的味道是需要用时间熬煮出来,要煮出奶白色的汤,至少需要20分钟的时间,没有额外添加其他。而真正用鱼头和鱼骨熬煮,以及加入淡奶的鱼头米粉,风味上会有不同,前者可以尝到鲜甜,后者的味道则是比较“表面”。

无论如何,他说,父亲退休后,在十个兄弟姐妹之中,相信就只有他所煮的鱼头米粉的味道,最接近父亲的手艺。不过,他并没有承接父亲的手艺开设鱼头米粉专卖店,如今的他开设私房菜馆,只有指定才能吃得到。

他说,父亲最后的营业地点是在李三路美食中心,大嫂后来也承接了并改为“新春记”小炒档,档口目前由他侄儿掌厨。

邢益华提及,父亲是一名遗腹子,出生自海南,在11岁的时候随着叔叔下南洋,并在登嘉楼下船,然后辗转来到了森州芙蓉,年轻时候多数是在参观帮忙楼面的工作,也非常热心于中国,当年也是森美兰华侨筹赈会的一份子。

供星洲网:/50年代档口小贩 材料剩鱼头和米粉 应付饥饿顾客无心插柳研创出“鱼头米粉”
邢益华
私房菜馆宗旨:只问你不吃什么

他说,当年他是从事与饮食不相干的行业—烧焊,后来有了家庭想要更稳定的生活,疲于四处奔波,所以便进行了私房菜馆。由于热爱“饮茶”,所以口感会比较清,拿捏食物的口味方面也比较得宜,所以私房菜馆的宗旨是“不问你吃什么,而是问你不吃什么”。

“顾客可以指定一两道菜,并且给我一个预算,我会设定菜色,绝不会让顾客失望而归。”

 
 

打开全文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

点击 可阅读下一则新闻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