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入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地方

|

花城最热点

发布: 12:15pm 19/02/2025

师资不足

芙蓉振华中学

胡国钦

师资不足

芙蓉振华中学

胡国钦

胡国钦:所有华中都面对 教部须正视解决师资不足

供星洲网/师资不足是每所华中面临的问题,胡国钦:对华教长期发展不利
胡国钦对振中未来几年的发展规划已了然于心,并会逐步按照计划落实。
供星洲网/师资不足是每所华中面临的问题,胡国钦:对华教长期发展不利
胡国钦希望在其任内,将芙蓉振华中学打造成全国华中的典范。

(芙蓉19日讯)问题牵引着国家前景,甚至影响学生未来发展,董事长拿督指出,几乎每所中学,尤其是华中都在面临师资不足,教育部必须加以正视,协助解决相关问题!

ADVERTISEMENT

他以该校的华文科教师为例,该校目前共有43个班级,依照标准比例,该校需要有9名华文教师,惟如今,该校仅有5名教师,少了近一半,这对于华教长期发展,是相当不利。

不仅如此,他提到,其他的主修科如马来文、英文及数学科教师,同样也面临师资不足,这几乎也是每所华中都会面对的相同问题。

胡国钦是在接受《花城》社区报专访时,针对华教课题,包括华中及华小当前的所面对的困境,发表其个人见解。

供星洲网/师资不足是每所华中面临的问题,胡国钦:对华教长期发展不利
胡国钦(左一)自上任振中董事长以来,对校内各方面的发展建设亲力亲为,务求让孩子接受到最优质的教育,右为校长邱尔健。
供星洲网/师资不足是每所华中面临的问题,胡国钦:对华教长期发展不利
芙蓉振华中学由于硬体设备有限,每年有不少学生拒于门外,胡国钦希望透过未来的建设项目,让更多孩子有入读振中的机会。

增加教师原本的工作量

他继说,师资不足接而会衍生的问题,是校方需要安排其他教师代课,除了会增加教师原本的工作量,导致劳累,部分时候,教师分身乏术,也会使到一些班级无法安排教师代课。

“虽然校方会聘请临教来解决短期问题,但聘请临教的费用,对学校而言也是一笔很大的开销。”

他坦言,其后续所引发的问题,包括会引起家长不满,甚至对校方产生误解,以为学校没有关注自家孩子的学习。

他认为,师资不足是重要的教育问题,如果师资不足的问题持续下去,对国家未来的教育发展,将会带来很严重的错误,损失的只会是国家。

“如果不从源头根本上去解决问题,只会是一子错,步步错下去。”

因此,他希望,教育部在解决师资问题上,必须加以重视,让学校面临的困境得到改善,使华教发展更加顺遂。

人口外移 城市华小学生人数逐年下滑

另一方面,针对华小的问题,胡国钦也有一番独特的见解,作为森州其中一所华中的掌舵人,过去两年掌校的经历,他也观察到,城市人口往外移,导致城市区华小的学生人数逐年下滑的现象。

所以,他认为,基于现实考量,华社应该未雨绸缪拟定方案,甚至可考虑整合学校资源,避免对华社造成过重的负担。

他说,尽管华社向来秉持着华小“一所都不能少”的理念,但华裔人口生育率低,使到城市区华小的学生人数,逐年在减少的问题,却是不争的事实。

他认为,为了华教的未来发展,华社必须要有危机意识存在,包括若类似现象持续下去,华社要如何做出应对。

“华小一所都不能少固然重要,但也不能一直背负着历史包袱,反而应该要开始未雨绸缪做好准备,在现实考量下进行资源整合。”

他希望,不管是教育部、董教总或相关组织,都必须重新探讨及规划这个问题,尤其是必须跳脱出旧框框,以全新的思维来看待及解决华小的问题,才能确保华教的未来。

供星洲网/师资不足是每所华中面临的问题,胡国钦:对华教长期发展不利
胡国钦:师资不足几乎是每所中学面临的问题,若当局不正视问题并加以处理,影响层面甚广。
大型学校学生人数 已下滑至三五百人

此外,胡国钦坦言,随着郊外的屋业发展蓬勃,越来越多新花园住宅区的设立,让城市中心的人口向外迁移,这也使到城市区内的华小学生人数,不断地下滑。

“比如,芙蓉市中心很多华小,曾经都是很大型的学校,学生人数可达2000人,惟人口的迁移,这些大型学校的学生人数,如今已经下滑至三五百人。”

他强调,所谓的整合资源,并非是取消或关闭任何一所华小,而是基于现状,将名额分配给更有需要的地区,让华小能够永续地发展下去。

“先辈创下的基业,我们有责任维护及延续,就如一些郊外微型学校,学生人数已经所剩无几,若只是一味地坚守却不去改变,最终也会因没有学生来源也面临关闭。”

他认为,类似的行为也是在违背先辈当年创校的原则及意愿,所以,若能够把名额腾出,把华小迁往更有需求的地区,其实也是一种使命的延续。

供星洲网/师资不足是每所华中面临的问题,胡国钦:对华教长期发展不利
随着AI人工智能的崛起,胡国钦(左二)希望学校的教育模式与时并进,让学生的学术能力变得更有竞争力,将来可以在社会立足。
供星洲网/师资不足是每所华中面临的问题,胡国钦:对华教长期发展不利
胡国钦(坐者右久)透过激励机制,激发学生的自信心和潜力。

华社资源可投放更有需要的学校

胡国钦说,要承担一所华小的开销,除了靠政府的资助外,更多是靠华社出钱出力,若整合资源获得政府配合及协调,华社面对的压力,相对会更少,

他坦言,维持一所学校的开销,最重要的基础设备要齐全,惟如今很多学校却出现资源过剩,在这方面,若华社把这些资源,投放更有需要的学校,不仅可以让这些学校受惠,也能减轻华社的负担。

“站在华社的立场,所有学校都应该得到照顾,但一些锦上添花的学生建设,若能得到善用,受惠的还是华裔子弟。”

他举例,一些学校的学生人数,已经从过去的千人到如今的数百人,但依然按照以前的标准来向华社征求。

“很多时候学校在筹钱礼堂时,我也会想,过去1000人都够用的空间,为什么现在需要增建,华社赚的每一份钱,都不容易。”

他认为,向社会征求对教育及学术没有帮助的提升项目,是否有真正用在推广华教上。

他更希望,把华社的社会资源,投放到可以真正提升到学校的学术水平,反而美观的建设只是其次,能免则免。

“符合当代教学的设备需求必不可少,而且一定要争取,只要能够帮助到孩子的教育,但是一些美化工程,无需锦上添花。”

振华中学提升项目 符合学生人数需求

胡国钦以振华中学为例,该校的所展开的提升项目,都是以两千名学生人数的发展为例,包括礼堂、图水馆、食堂、草场及课室数量,甚至是交通规划,都是符合学生人数的需求。

“我们所展开的项目,都是应付日益增加的学生需求,包括让更多学生有机会就读振中,减少被拒于门外的孩子。”

他解释,该校向来缺乏一个正规的图水馆,这次的扩建也会设立图水馆,以符合教学需求,其他的包括注重在科技、工艺及AI人工智能的学术领域上。

“这些才是符合实际的教育用途,也是能给教育及学生带来最大的好处,促进校务的发展。”

他也说,草场是课外活动主要的场所,除了个人的学术成就外,课外活动是帮助学生融入到团体生活,避免将来出社会后遇到困难,

逐步实现品牌建设目标

胡国钦披露,从他担任振中董事长以来,在过去两年的努力下,学校已经逐步实现了品牌建设的目标,并获得了家长和社会的广泛认可。

他说,该校去年也吸引了来自外地或外州的学生,进一步拓宽了教育资源的覆盖面,学校也计划设立奖学金和激励机制,鼓励学生追求卓越,并希望打造成家长们首选的教育品牌

“为了激励学生,学校也为优秀学生提供前往香港旅游的机会,并安排他们在香港大学的舞台上进行演讲,激发学生的自信心和潜力。”

他强调,振中并非要成为一所豪华学校,而是希望不辜负社会的期望,让每一名到该校学习的孩子,将来在各方面学有所成。

胡国钦,该校预计会在2027年完成新校区的建设,并力争在2029年成为全国华中的典范,该校也希望能够实现教育领域的突破,成为教育的领航者,并在未来通过以商养校的方式,减轻华社的负担,推动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当然,这些计划必须有耐性地推动及落实,并非一朝一夕能够完成。”

他呼吁社会各界共同支持华教事业,为孩子们提供一个更美好的未来,随着该校的提升项目逐渐展开,并以耐心和决心推动学校长远发展,相信可在20年内实现振中教育的宏伟蓝图。

打开全文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

点击 可阅读下一则新闻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