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入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地方

|

花城最热点

发布: 12:05pm 09/04/2025

人口外流是弄边中山华小学生人数减少的原因之一

人口外流是弄边中山华小学生人数减少的原因之一
弄边老街昔日曾经热闹一时,如今只有稀稀疏疏的交通工具走动。(黄家强摄)

(马口9日讯)弄边中山华小学生人数仅存22人,校长为了保校而到前往原住民村落劝告学生勿要辍学的事件倍受注目,弄边区的华裔领袖认为,缺乏工作机会,导致人口外流是中山华小学生来源减少的原因之一。

弄边位于马口通往金马士路的半途,距离马口约18公里, 四周被橡胶园及园油棕所包围,除了传统的农业之外,其他行业,例如商业活动并不太活跃。

ADVERTISEMENT

多年以来,弄边很多学生在完成小学学业后,都是到马口继续就读中学,过后就到大城市继续升学或者是就业,当这些年轻人在外面创下一番事业后,往往都是定居在外坡,而弄边的老家仅存一些老人在守护著老家,只有过年过节才会出现一些返乡人潮。

在上述趋势影响之下,弄边中山华小的学生,从上世纪八十年代最巅峰时期的300余人,自九十年代时不断下降,最近数年更是突破30人,2025年新学年的全校学生人数仅是22人,成为仁保县学生人数最少的微型华小。

人口外流是弄边中山华小学生人数减少的原因之一
郑帼进:整个弄边的常住人口大约是300人左右,大部份都是老人。

弄边丹那班积新村村长郑帼进是少数在外面闯荡数年之后,返回家乡继承父业,留守家园的年轻人。

他不久前接受本报询问时说,目前该新村有大约60间住家是有人居住,而有其中8间住家是印裔居民,而整个弄边的常住人口大约是300人左右,大部份都是老人。

近年来很多老人家则被已创下一番事业的孩子,接到大城市一起居住,因此弄边人口,逐年来不断下降。

曾经担任弄边中山华小家教协会主席的潘保佃,也曾经历该校学生人数最高峰,就是300余名学生的年代,过后也见证学生人数不断下降,导致学生人数日益减少,也有所感慨。

人口外流是弄边中山华小学生人数减少的原因之一
潘保佃:弄边目前有约300余名常住村民,当中至少有50余名单身一族,而且仅是其家族就有数人没有结婚。

如今也是弄边乐龄休闲中心总务的潘保佃认为,除了人口外流之外,弄边区也有很多没有结婚的单身一族,无形中也成为这个小镇越来越少年轻人的原因之一,让他感到纳闷。

居住在弄边逾60年的他稍为计算,弄边目前有约300余名常住村民,当中至少有50余名单身一族,而且仅是其家族就有数人没有结婚,自然不会有后代新血。

而且他提到,这些单身男女并非完全目不识丁,当中有些至少完成了小学的学业,而且家境也算是小康之家,或许是月老遗忘了他们,因此很多人都没有成家。

另一方面,潘保佃也提到,其实弄边区也出了不少政治及商界著名的华裔领袖,例如如今的森州行政议员张聒翔,商界方面则包括拿督沈钧远、拿督赵金土、拿督黎秀梅、拿督吴天涛、杨汉光家族等。

因此他们都希望社会多关注弄边这个小镇,希望能够找出一些可行的良策,避免这个小镇及华小不会慢慢消失的历史长河中。

人口外流是弄边中山华小学生人数减少的原因之一
由于很多居民外迁,丹那班积新村一些村屋也日益破旧。(黄家强摄)
 

打开全文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

点击 可阅读下一则新闻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