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芙蓉14日讯)使用了7年的双溪立百新村中文路牌,证实没有获得波德申市议会批准,在马来组织提出问题并引发关注后,市议会将更换现有16个未经授权的路牌,改为合法的双语路牌。
ADVERTISEMENT
双溪立百新村中文路牌风波源于马来西亚Identiti组织通过马来媒体公开发表,声称有公众投诉村内设有多个中文路牌,质疑地方政府“没有作为”,并呼吁立即拆除。这项言论随即引起关注,也促使州政府与地方政府展开行动。
朱湖州议员杨文来今日偕同波德申市议会主席哈斯诺、秘书阿兹祖、波德申县土地局主任助理沙费巡视双溪立百新村,现场了解路牌设置情况,并召开新闻发布会说明处理方向。

杨文来:设中文路牌为吸引游客
杨文来指出,针对新村的中文路牌课题,他与市议会、土地局讨论并向州务大臣汇报,决定更换这16个未获批准的中文路牌,改为符合地方政府条例的双语路牌。
他说,这批路牌是于2018年,在希盟政府执政前,由村委会和志愿团体设立,初衷是为吸引游客,尤其是中国游客,推广本地历史与文化。
“这里的路名不仅以水果命名,新村在20多年前曾发生立百病毒事件,还有小型博物馆,其历史曾吸引不少游客前来,而设立中文路牌,正是为了让游客更容易了解本地文化。”
他说,在这起事件中,市议会允许在这个新村采用双语路牌,16个路牌将会换上双语路牌。
至于何时会进行更换工程,他回应,目前双语路牌还在进行中,会尽快安装上。

哈斯诺:路牌须优先用马来文
较后,哈斯诺指出,据他所知,这些中文路牌从未通过正式程序申请,也没有获得市议会的批准,因此属于未经授权的设施。
他说,这些路牌是在2018年1月设立,目的是为了吸引游客了解新村历史,而根据地方政府条路,所有路牌必须使用马来文为主,任何设立路牌的申请也必须优先采用马来文,并正式呈交市议会审批。
他强调,以双语路牌取代原有路牌,是基于当地文化需求的特殊处理,仅适用于立百新村。此外,这项决定不会作为其他地区的先例,未来若有类似要求,仍必须遵循法定程序,并以国家语言为主。
他补充,16个新路牌将以马来文为主文字、字体较大,同时附上中文翻译作为辅助语言。
双溪立百新村共有16条街巷,其中14条以水果命名,如榴梿、红毛丹、黄梨、山竹、木瓜、龙珠果等,富有地方色彩。当初增设中文路牌后,该村也成为森州首个拥有中文路牌的新村,成为游客打卡的文化地标之一。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