秤具检定逾期一天也不能再用 “果王”季节森内贸局逐个榴櫣档检查




(芙蓉16日讯)秤具需每年要检定,逾期一天也不能再用!随着“果王”榴櫣季节的来临,森州国内贸易及生活费局到榴櫣档口展开取缔行动,“秤”问题最常见。
局长慕哈末扎依尔则文告指出,只是今日执法组已经一共检查了41家榴櫣摊铺,其中12家被罚款,原因包括未展示标价、使用已过有效期的秤具,总罚款额为2500令吉。
ADVERTISEMENT
他说,上述取缔调动了全州所有分局,包括瓜拉庇劳与波德申的单位,共派出超过30名执法人员,在全州展开检查,涵盖所有榴櫣商贩,无一豁免,而检查的项目包括商品是否标明价格、价格标签是否清晰、无误导、所使用的秤是否处于有效检定期内。
他也指出,今年截至昨日(15日),该局发现抵触《2011年价格控制与反暴利法令》合共249宗案件,抵触《1972年度量衡法令》则有120宗,总罚款高达9万1700令吉。
他同时提醒贩商,包括小贩及季节性摊贩,必须持续遵守所有相关的交易法律与规定。而各界也应积极配合,以确保这个“果王”季节,为商贩的喜悦的同时,也勿忽视消费者的权益与合理价格。
另一方面,执法组主任法依莎奥曼在今午,位于卡尤阿拉路的路边摊贩展开取缔后,召开新闻发布会。

她告诉媒体,森内贸局的取缔行动主要集中在称重器具的使用上,并发现有许多的摊贩使用未经认证或已过期认证的秤,并以“忘了”、“没有留意”作为借口,有的则声称“正在申请检定”,但仍继续使用。
“甚至有的商家完全不知道秤具必须定期检定,但是这个规定早在《1972年量衡法令》就已存在,不是新规,显示了他们对相关意识和法律的缺乏,因此我们也通过线上网站、宣传活动等多方式进行教育与宣传,持续提升商家守法意识。”
她指出,一般而言每台秤的检定有效期为一年。检定与更新只能通过获授权的第三方公司处理。如果接近有效期限,商家必须在到期前申请更新检定。一旦过期当天没有完成检定,第二天就不能再使用,若摊贩还继续使用,执法单位可以采取行动。

除了秤具,该局也发现一些价格标签的问题。法依莎奥曼以榴櫣为例,大部分商家榴櫣虽然被标价,但是却没有明确写明榴櫣的品种,如猫山王、D24、红虾等,这会造成消费者的混淆。
她要求摊贩的价格标签必须清晰可见,也要明确协商品种、等级等讯息,若有模糊或不一致,该局将责令改正,并将持续和长期监督。
同时,她也针对内贸局是否可以干预榴櫣价格回应,该局不能单纯以价格高低判断是否“太贵”,因为榴櫣价格有多种因素影响,如品种、来源、成本和季节供应量等,因此该局不能控制价格,只能监督是否有不合理牟利行为、清晰的资讯和标价以及合规的称重设备。
至于社交媒体广告中的“虚假促销”现象,她表示将该局将给予关注,消费者若发现线上宣传与实体售价不符,可提供截图、广告来源与证据向当局投诉,以协助执法单位查处虚假宣传。

面对执法单位的检查,小贩多数败在秤具有效期间标签上,即场缴付200令吉罚款。
执法单位在检查每个档口时,首先会检查档口的秤具是否有认证或认证标签是否逾期,之后则在秤具放上称重石,确保秤具的准确性。
然而,在检查档口的过程中,有的摊贩声称“标签不见了”、“秤具正在申请检定中”等借口,无论如何执法人员在解释后,向摊贩开出罚单,摊贩也无奈接受,乖乖掏出200令吉。
其中一个档口,摊主刚好载着满车榴櫣下货就遇上内贸局执法员,被发现电子秤没有认证标签,摊主声称不见了,被请吃“牛肉干”。
而另一个档口则因秤具检定逾期而遭罚款后,档口突然“旺”起来,起初顾客看见有执法人员在场不敢光顾,在询问后获得允许继续营业后,顾客开始热烈地挑选榴櫣,执法人员一边开罚单和收据,老板则在另一边红红火火完成几单交易。
该局强调,这次的执法不只是因为榴櫣季的到来,更是为了长期建立公平透明的商业环境,希望获得商家和消费者的配合。森州内贸局的投诉管道包括线上投诉平台https://eaduan.kpdn.gov.my、热线1-800-886-800、Whatsapp至019-848800、EzADU KPDN应用程式。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