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入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地方

|

花城观点

发布: 3:06pm 15/09/2025

花城内外

广告招牌

招牌

花城内外

广告招牌

招牌

黄家贤 | 商家的传统招牌,属于广告招牌吗?

是指挂在商店门前或建筑物上,用于表示名称、字号、标志或场所用途的标牌。

挂招牌做生意,是华裔商家的传统;商家选择在黄道吉日挂招牌,希望生意欣欣向荣、蒸蒸日上。

ADVERTISEMENT

年幼时,只要讲出晏斗小镇的商店招牌,就知道老板是做哪一行生意的。例如:“广生隆”是五金店,“鸿源”是卖杂货的;“丰盛”是咖啡店,“振和”是卖洋货的。

听长辈说,50年到70年代,晏斗还未设立银行,在附近园丘干活的不少居民,把钱存放在小镇的商店。长辈也说,顾客寄放钱在商店不但没有利息,逢年过节还得送上最肥美的走地鸡给老板,表示谢意。商店门前所挂的招牌,对淳朴的乡下人来说,是信誉的保证。

1999年,晏斗商家纷纷接到汝来市议会的公函,指商店招牌必须缴交招牌税,不仅是,挂在商店门前,从“右写到左”的中文传统招牌也必须缴税。受影响的层面非常广,招牌税顿时成为了坊间热议的话题。有商家不满地说:“市议会批给商家的营业执照,不就是允许商家挂招牌做生意吗?为何还要交招牌税?”

由于晏斗小镇的招牌税高到十分离谱,比芙蓉、波德申高出数倍,晏斗华人公会时任会长赖双新、总务张志雄和商家黄来联袂时任市议员王金隆,于2002年到汝来市议会和秘书尤卡尼商讨,要求降低晏斗的招牌税。

尤卡尼解释说,芙蓉市议会于1980年通过招牌税率,尚未调整过,旧称芙蓉县议会的汝来市议会于1992年才通过鸠收招牌税,税率肯定高过芙蓉市议会。张志雄要求尤卡尼发出暂缓通令,等官商双方达致协议后才实行招牌税,尤卡尼回答说,市议会没有权力,权力在州行政议会的手上。

虽然如此,汝来市议会并没有展开执法行动,商家也抱持观望态度。直到2005年,晏斗华人公会召开的官商对话会上有了定案。汝来市议会新任秘书哈林亲口承诺,传统招牌一律豁免缴税。出席对话会的还有市议会执法组官员卡玛鲁加曼。

2020年,芙蓉市议会和汝来市议会合并,升格为芙蓉市政厅,管辖范围包括晏斗。

最近,芙蓉市镇厅执法人员对晏斗新泉丰茶室墙上的“手写式”招牌开出罚单,引起全国关注。事件发生后,传统招牌税再次浮到台面。有商家提起,市政厅的执法人员曾经

要求商家为传统招牌注册,测量其面积,然后申请广告准证。

要解决传统招牌税的问题,必须从“国语字眼”方面下手。国语对“传统招牌”和“广告招牌”,统一称为“PAPAN IKLAN”,实际上,两者是有区别的。“传统招牌”不具广告性质,要业主申请广告准证,欠缺公道,况且汝来市议会已经在20年前做出宣布,传统招牌不必申请准证。

“招牌”的英文译词是“SIGNBOARD”,国语应翻译为“PAPAN TANDA”才对,若把它称为“PAPAN TANDA PERNIAGAAN”更加贴切。把“IKLAN”字眼排除在外,商家无须申请广告执照,符合法规,无需争议。

晏斗华商的传统招牌,是否属于广告招牌?需要缴税吗?州行政议会以及芙蓉市政厅的华裔议员,有劳你们去争取了。

打开全文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

点击 可阅读下一则新闻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