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网
星洲网
星洲网 登入
Newsletter|星洲网 Newsletter 联络我们|星洲网 联络我们 登广告|星洲网 登广告 关于我们|星洲网 关于我们 活动|星洲网 活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地方

|

花城观点

发布: 2:30pm 07/10/2025

中秋节

团圆

中秋节

团圆

黄家强 | 中秋节:人情团圆与文化之月

文:黄家强

,历经千年传承,从古代的祭月仪式到今日的家庭盛宴,虽保留着敬天祈福的精神,却早已脱离严格的宗教范畴,成为华人文化中最具人情味与象征意义的节日之一。

依据历史记载,中秋节的起源,可追溯至古代农耕社会的祭月活动。古人相信月亮掌管阴晴圆缺,也关系到农作物的生长与,因此在秋收之后,他们会祭拜“太阴星君”,以感恩丰收、祈求来年平安。

ADVERTISEMENT

然而,随着时代的演进,社会逐渐世俗化,中秋节的宗教元素淡化,取而代之的是民俗活动与家庭文化的昇华。赏月、吃月饼、提灯笼,这些看似平凡的习俗,反映的却是深厚的文化底蕴与人际情感的延续。

“月圆人团圆”,这句耳熟能详的话,正是中秋节的核心精神。圆月象征着圆满、和合与团聚,也寄托着游子思乡的情怀,无论身在何方,人们总会在这一天抬头望月,思念远方的亲人。这种情感的共鸣,使中秋节超越了宗教的界限,成为连结家人、维系感情的纽带。

在马口区,这份“团圆情”更是格外真切,许多常年在外工作的游子,无论是在城市打拼、在外州求学,或在海外工作的乡亲,都会趁着中秋节期间,带着一家大小返回家乡探望家人,与父母长辈团聚,一起赏月、吃月饼,共享天伦。那份温情与亲情,正是中秋节最动人的意义所在。

如今的月饼不仅是节日的象征,更是一种情意的传递;提灯笼的习俗,则寓意照亮前路、迎向希望,这些传统活动,赋予了节日温度,也让文化在生活中自然延续。

在马来西亚的多元文化社会中,中秋节更展现了跨族群的魅力。如今,中秋节与农历新年、屠妖节及哈芝节一样,几乎成为全民共享的节庆。无论华巫印裔,各族群都会一起提灯笼、赏月、品尝月饼,参与社区庆典活动。这种互相欣赏与共庆的氛围,正是马来西亚多元文化精神的最佳体现,也让传统节日超越族群界限,成为凝聚国民情感的重要时刻。

在现代快节奏的生活里,中秋节的意义更显珍贵。它提醒人们暂时放下工作,回到家庭,与亲友团聚,品一块月饼,赏一轮明月,聊一段温情。那一刻,宗教的界线不再重要,重要的是人与人之间的温度、家的存在感,以及对生活的感恩与祝福。

中秋节,不只是月亮的节日,更是人心的节日。它让我们在满月的光辉中,看见传统的温柔与文化的延续。无论时代如何变迁,这份来自人情与文化深处的光亮,始终照耀着华裔社会,乃至整个多元马来西亚每一个温暖的角落。

打开全文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

点击 可阅读下一则新闻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