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嵩杰 | 追溯陈开泰校长


过去所涂鸦的《花城内外》,曾为母校芙中在二战前后,掌校过的名校长孔翔泰及王会尧,写了些零星的追荐文章,并形容这两位华教名仕,在整体华社仍处于挣扎求存,物质生活最匮乏的年代,他们却无 怨无悔献身华文教育,为这所百年老牌华文独中奠定的今天基业,但彼等感人办教育的事迹,近乎淡出地方上华教界的视野。
最近应石秀兰基金会之邀,出席总裁韩佑祺的新编作《芙蓉百年》推介礼,此书第一章节芙蓉百年独中,有两则篇章分别为“芙中之父陈开泰”,以及由作者本人亲身体会的“严师与伯乐,陈开泰校长的教诲之恩”。
ADVERTISEMENT
陈开泰是作者韩佑祺在芙中求学时期的掌校者,他也是芙中在位最久的校长,主持校政近达20年,但他所经历过的挑战,则是处于芙中不接受改制的转折点,并选择迈向自主办学的时代大考验。
上世纪60年代70年代,陈开泰是芙中生最熟悉不过,出了名严格掌校的校长,在掌校时期,他推出的精英生跳班制度,争取不少华小优秀生就读芙中,历年参加政府考试的芙中表现,绝不逊色于国中,甚至任内配合校董,他竟能向教育部争取到芙中开办大学先修班,为芙中生提供就读国立大学包括马大在内的深造管道。
此书对芙中过去成长的书写,略嫌过于流水帐式,但我留意到书中一个亮点,作者提到他本身在1965年由于剑试成绩不佳,他申请重回母校继续学业,获陈校长的接纳,让他得以有重考及日后投入教育工作的机会。
进入教育界的作者获委派在日叻务国中执教时,他曾为LCE落榜生争取来芙中继续学业,当时芙中已是名校之身,但陈校长竟乐意为这些学生提供再接受教育改变人生的命运,无异展现了一位办校者的胸怀。
当年艰辛完成今天芙中校友会四层会所大厦的时任会长林连财,上世纪60年代当时他也是以LCE落榜生的身份,好不容易从老远的直凉,争取来到芙中重读高中一的机会。
他步入社会成家立业后,所谓立业他只不过经营一家普通的二手车商,但在华教精神感召下他热血投入领导一个欠钱欠会所的芙中校友会,任内完成芙友有自己家的使命,他更在芙中陷入令校友垂头丧气人事纷争的时期,扛起总务重责,华社最无谓的内部人事内耗他可是有深刻的体会。
在他领导筹建校友会会所时期,他就曾告诉我一位60年代老校友低调找上他,一口气献捐了2万5千令吉,这等于今天市值超过10万令吉的款项,这位已逝的老校友也曾担任过校董,他不要什幺表扬仪式,只要陈开泰的名字铭刻在会所里,今天芙友会所有一个开泰会议室就是这种动人故事背景下产生。
或许你认为孔翔泰及王会尧对芙中及华教的贡献,是早在上世纪30、40年代之陈年旧事,隔了一两代,要表扬似乎欠缺共鸣感;但陈开泰在芙中掌校的人情味故事,一箩筐也说不完,也是今天许许多多芙友对母校的共同记忆,可是今天在校史馆里他只有一张人头照的地位,与其他校长一样,内容付之阙如。
饮水思源还算是办华教的优良传统吗?你说呢!
ADVERTISEMENT
热门新闻
百格视频
ADVERTISEMENT
